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人们为应对生活共同体中诸多共同性问题而实施的互助合作的集体行动.选择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直接原因是总结工业化社会经验,根本原因是社会功能性结构合理分化,社区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现实原因.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我国也选择了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经由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2.
张书廷 《江汉论坛》2007,8(2):73-75
南京国民党政府"资金归农"的一阵喧嚣远未给衰败的中国农村带来"复兴"的希望.不但信用合作社在当时农村金融中的地位微不足道,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而且在银行资本和农村土劣操纵下的合作放款也没有完全脱出高利贷的窠臼,不健全的合作社放款反而有助长高利贷更趋活跃之势.但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由国民党政府及中外团体、人士共同促成的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高潮,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不能从根本上解放农民,振兴农村经济,但还是部分地、暂时地起到了缓冲社会矛盾的作用.在死水般的中国农村,漾起了几圈由千百年的个体生产走向近代化的互助合作的改革微澜,并且为日后中国的合作运动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深思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33.
因广州大元帅府社会整合能力衰微而导致的整个社会经济生态恶化,极大地制约着工商间的阶级分野。针对政府的经济压力,工商两界多联合努力抗争,传统行会理念“劳资互助”遂为其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取向,这在抵税运动中表现颇为典型。与之相应,工商间的劳资纠纷多呈温和态势发展,且其调解亦循“工商协调”的基本模式运作。这与国民党“阶级协调”的政治统治逻辑及广州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亦有着密切关联。考察广州大元帅府时期工商关系与社会经济的互动,能为我们客观评估国民革命阵营中的阶级变动提供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3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与改革,促进了边区社会的和谐有序运行。其中,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功不可没。笔者从巩固社会基础以保障抗战胜利,扩大公共参与以提供民主政治平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培育社会资本,产生群众精英以形成新型权威秩序等四个方面,阐述互助合作运动对于乡村社会治理的巨大促进作用,并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实际,提出了农民组织化、扩大公共参与和利用社会资本、培育"内生型"社会精英等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5.
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资金来源有限、监管缺失、管理经验少、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准入门槛较高等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建议:降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准入门槛;扩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加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控;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以期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6.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关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视学习过  相似文献   
37.
论张闻天新民主主义农村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根据土地改革完成后的东北农村实际和农民的觉悟程度,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科学分析了农村经济的构成并制定出相应政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抗战前后晋西北乡村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变动,但植根于乡土的互助合作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在一定时期内的延续,成为革命得以开展的原动力。以传统互助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类型、特征及发展受限之因,可以对革命与传统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9.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男性涌入城市打工,使得我国社会出现了独特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她们在面临生产和生活的多重压力时,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化解了自身的压力.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对于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主要限于流通领域,包括消费、贩卖、信用合作社三种形式。这一时期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产生、生长的动因在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合作社问题有着清晰地认识,他们不仅提出详尽的理论设计,还在农村开展了具体实践,还提出了合作社发展的原则。回顾和反思这一时期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仍有宝贵的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