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02篇
社会学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外滩新韵     
外滩——上海的城市名片。 岁月的积淀与风雨的洗礼赋予了上海外滩丰富的文化底蕴。此刻,我款款漫步在新外滩的大道上,清新的阳光洒在外滩,洒在江面,万国建筑群迎着旭日挺拔巍峨。四大广场之一的黄浦公园广场上,拆除了大门和围墙的黄浦公园,与外滩绿地浑然一体,广场的东北角,矗立着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民英雄纪念塔,高60米,三个枪状体寓意着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广大妇女的觉悟 ,她们以前所未有的恣态 ,英勇地投身于五四运动 ,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运动中促进了自身的解放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 ,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积极领导妇女运动 ,开辟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五四运动也成为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展开,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变革的时期,封建传统的婚姻观念开始裂变,同时对旧有婚姻制度带来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先进的婚姻制度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出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主的现象,这是中国人追求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转变的征兆。这种转变冲破了封建家庭主义的束缚,对于反封建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促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对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20~1924年中国学界出现一股"泰戈尔热",其根本原因是泰戈尔的思想、风格与"五四"文学的现代诉求相吻合.当时,刊登泰戈尔的载体众多、特点各异,翻译泰戈尔的作品数量巨大、体裁广泛,并形成了强大的译介与研究群体."泰戈尔热"不仅启迪一批五四作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促进了中国旧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化;而且还引起了五四知识界激烈的思想文化论争,促使五四知识分子思考如何对待新文学、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等一系列关乎中国文化走向的重要问题;此外这股热潮还沟通了中断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奠定了印度中国学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印度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比较正规意义上的留学教育仅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却涌现了三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年,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直接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第二次留学潮涌现在五四运动之后,  相似文献   
16.
吴汉全 《江淮论坛》2001,2(2):32-38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 ,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 ,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 -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所有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山西崞县 (今归定襄 )著名士绅梁善济 ,作为清季立宪派元老、民初中国政党政治之核心人物、“研究系”首脑之一 ,总的说来是在中国新旧历史转折关头随世 (时 )而进的 ,表现出中国现代历史上初始之资产阶段、地方士绅的进步性 ,但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困守于传统激进主义观念 ,漠视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历史意义 ,对其人物的研究多有空白。笔者试从民初梁善济在京政治活动窥领“五四”前后中国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以及思想革命中产生的作用 ,从而给以应有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对整个五四运动都起了巨大而全面的作用:梁启超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而北京大学是由康有为、梁启超所办强学会官书局演变而来;以《新青年》为标识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梁启超的影响;五四运动的两大旗帜是“民主”与“科学”,而作为“新思想界勇士”的梁启超正是这方面的先驱;梁启超领导的政治派别研究系也与五四人建立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山西老年》2008,(7):32-33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陈望道系浙江义乌人。1915年至1919年赴日留学。五四运动后毅然回国,受聘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此时,他接到了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的约稿函,及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要求他将马克思的这一部重要著作翻译成中文,在该刊连载。他义不容辞地接  相似文献   
20.
殷海光早年就以"五四"为旗帜,极力的提倡科学、民主与自由,揭露中国传统的缺陷,进行着激烈且全面的反传统.殷海光晚年对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现象都有了理论上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