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612篇
劳动科学   88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66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761篇
理论方法论   270篇
综合类   1624篇
社会学   544篇
统计学   2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96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面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龙头电力行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去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拓展电力营销的潜在和新兴市场,已成为电力市场营销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当前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的相应对策,以为我国电力行业顺利渡过难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受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中山市大涌镇华康制衣厂因为连续几个月难以接到订单而倒闭,老板罗崇良却亲自请来当地政府官员监督自己给工人补偿工资。250多名员工在拿到全额补偿款后,与这位有情有义的老板洒泪相约:"等这场金融风暴过后,您再开厂时我们还到您的厂打工。"从头到尾负责处理康华制  相似文献   
103.
始于美国的"金融飓风"已席卷全球,并逐渐对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理财行为。在此背景下如何调整个人理财策略,以期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是每一个个人投资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个人消费和投资两个角度来探讨个人理财策略的调整。首先提出了金融危机下合理的消费策略,进而对投资品种进行了比较,得出了金融危机下个人投资策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4.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如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立足大学自身的优势,弘扬积极的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创造性和建设性地发展一种新型的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不仅是化危机为转机的有益方略,也是我国大学创新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5.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和产业遭遇严寒,各地劳动纠纷和劳动仲裁案件数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也是检验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时候,抗得过说明生存能力强,抗不过说明生存能力弱,只能被淘汰,这是市场经济铁的法则。对于借金融危机说事、任意践踏法律尊严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6.
55岁的陈绍发,是阆中市大垭乡的一名失业返乡农民工。年轻的时候,陈绍发便离开农村外出务工,先后到过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在浙江余姚一家塑料厂,他从普工干到技工,成为从事质检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当工作干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受金融危机冲击,塑料厂大幅裁员,他也因年龄偏大而失业,返回了家乡。  相似文献   
107.
108.
金融危机来了,经济危机来了,外贸企业倒闭了,农民工回家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政府发钱了…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甚至有国家濒临破产的时候,小道消息风传.在失业、减薪还没有发生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判断形势?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该如何花钱?  相似文献   
109.
唐振伟 《经理人》2009,(3):82-82
瑞银集团仍然身处全球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由于在美国次贷市场上的投资,瑞银集团受到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最新数据显示,瑞士银行去年全年亏损210亿瑞士法郎,为瑞士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规模。  相似文献   
110.
刘俞青 《东西南北》2011,(18):64-65
这里是1948年的老香港,中环的文咸东街上,有个学生模样的小男生,带着身上仅有的1000港币,来到这里打拼。他成天穿梭在这几十间金号银铺间,人挺勤快,脑筋灵活,对识别黄金的成色与金价,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颇受几家银楼老板赞赏。他一手外汇一手黄金,随着金价越炒越高,没多久,就赚到一小桶金,发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