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41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管理学   9084篇
劳动科学   387篇
民族学   654篇
人才学   1564篇
人口学   222篇
丛书文集   8881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2156篇
综合类   17572篇
社会学   3386篇
统计学   3241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29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305篇
  2014年   3474篇
  2013年   2695篇
  2012年   3455篇
  2011年   3934篇
  2010年   3637篇
  2009年   3777篇
  2008年   3791篇
  2007年   2784篇
  2006年   2345篇
  2005年   2282篇
  2004年   1848篇
  2003年   1715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276篇
  2000年   935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 ,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 ,具有关联度大 ,综合性强 ,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 ,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2.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演变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和综述了经济学关于竞争、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以供我 国当前关于产业垄断与竞争的争论参考。介绍并分析了有关国际权威组织对中国国际竞争力 的最新评价结果,指出了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主要决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WTO的中国 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3.
<正>许多企业出于知识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而开始重视和尝试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知识管理就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通过有效的方法发扬人的优点,抑制人的缺点,提供能发挥人的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利用人所拥有的知识,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64.
7月25日,2005年宁夏引智项目——临床输血技术高级培训班在吴忠市开班,美国医学博士王铁梅女士和国内著名血液专家.对区内外15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  相似文献   
65.
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磊 《日本学刊》2005,(6):128-138
中日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支撑这些市场经济体系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主导产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者构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而后者则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技术基础。依据产品建构理论分析中日经济关系演变的趋势,尽管在一些产业中两国间的竞争会变得比较明显,但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制度环境与技术基础决定了今后较长时期内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产业竞争与合作形态的变化有可能降低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关系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本土零售商业虽与外国商业差距明显,但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本土零售商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采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发挥本土零售商业优势、提高本土零售商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拓展零售业态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改革开放以来,余杭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7亿元,名列全省各县(市)的第11位。作为余杭国民经济支柱的工业经济,发展更是迅猛,2000年现价工业总产值291.6亿元,其增加值对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9.4%,纵向比较,令人乐观。但借鉴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加快把余杭建设成现代化都市新区的进程也是有益的,所以我们组织力量,对余杭和萧山两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作了一次粗浅的对比调研分析。两区差距在拉大余杭和萧山一江(钱塘)之隔,经济各有优势。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余杭的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