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82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963篇
理论方法论   152篇
综合类   1676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本文阐述发展国有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两大任务,探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依据和基本功能,强调搞好作为国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国有控股公司,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2.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一个农村集体产权或农业合作经济的演进过程。本文确信,无论是联产承包制的演进,抑或是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的演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产权的多元属性在决定合约结构与组织形态中的关键地位。在多个农户投入要素存在着强互补性的情况下,联合(集体)产权同样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经酝酿萌芽、正式合法参与收益分配、繁荣发展三个阶段 ,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理所当然的 ,产权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生产力发展状况、所有制结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其存在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聚集与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向一元结构转变模式的不适用性,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大因素: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制度及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我国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认为,家族式企业裂解的制度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排他性、委托代理的高风险性以及人才选拔的制度封闭性。  相似文献   
58.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形式确立给农民。使农村集体成为由无数个真正拥有承包权产权主体地位的农民所组成。集体不再虚化。产权就是利益。  相似文献   
59.
60.
2006年两会以来,“新农村建设”五个字热得发烫,因为热得发烫,所以令人担忧。“建设新农村”的首倡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在有关农民的民主权利、基本财产产权等制度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一旦成为口号,距离运动式的“逼农致富”和大拆大建就几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了!更何况在“建设新农村”冠冕堂皇的口号下,乡村干部乃至地方官员都有巨大的“政绩”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