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2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管理学   751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238篇
人才学   145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4184篇
理论方法论   666篇
综合类   8476篇
社会学   624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979篇
  2009年   957篇
  2008年   1186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880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韦兆钧 《社科纵横》2007,22(11):150-151
本文在对传统德育进行人学反思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理论层面对人性化德育进行探讨,认为德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德育要走出种种困境,必须实现从物化走向人化的德育理念嬗变,人性化德育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992.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和凌蒙初创作的“二拍”标志着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明代短篇白话小说创作的繁荣一方面固然是商业的发展和印刷业的进步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晚明时代思潮的影响。当历史的车轮迈进十六世纪,古老的华夏大地已进入时代巨变的前夜。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多元取代了一元:理学面临崩溃,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和以李赞为代表的颇具近代色彩的启蒙思潮兴起,影响波及全国,王阳明是促使明代思潮发生转变的关键历史人物,他倡导的…  相似文献   
993.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以考古学领域发现为佐证,强调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美中关系的发展出发,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4.
会计透明度不高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契约观的角度对之进行分析,指出会计透明度不仅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更是确保契约有效履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从公司治理结构着手,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提高我国的会计透明度。  相似文献   
995.
素质教育改革围绕“知识”之争对实践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我们的教育知识观研究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知识使命观研究与哲学混乱和实际的不自觉;教育知识特征观研究的完全哲学化。教育知识观研究哲学化、非教育化倾向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基础理论是不健全的,基础理论不健全必然致使教育处于十分危险之中,必然导致实践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教育知识观研究有着极大的关系。反思教育知识观研究,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已成为教育改革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6.
新课程改革就像吹遍神州大地的春风,吹开了满树梨花,带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教育的春天,带来了鸟语花香、真情流淌的新课堂.课堂的脸在悄悄地转变,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批评、否定、负面的评价逐渐淡出课堂,激励性的赞美成了许多老师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志怪类小说脱胎于古代神话,到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与此同时,于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也逐渐摆脱了道教的附庸地位,开始正式在中国社会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而佛教观念中最基本的因果观,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小说中,即是志怪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宣扬因果报应的故事。佛教因果观不仅为六朝以后的志怪小说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其思想还深入到了小说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998.
荀子天人观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的天人观既有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又有对道、法诸家的选择性吸纳;同时又体现出受到其时代的自然科学的成就之影响。与同为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孟子不同,荀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而最终把这种思想归宗到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高度,指出儒家的"礼"是治世之表,为国者应该隆礼尊贤,以尽其职责。  相似文献   
999.
孔子哲学思想中"仁"与"学"思想的研究是把握孔子思想之真义的重要环节.作为人性至善理解的"仁",不是以"学"为手段而成"仁","学"是一种生命的思想与目的,"学"的过程就是"仁"不断实现的过程."仁"与"学"在人性的意义上是相通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更为真实,并体现出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境外势力对我进行宗教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反渗透工作就一刻也不能不加强.研究方法,寻找对策,抵御宗教渗透是新时期宗教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坚迫的任务.讨论新形式下抵御和反宗教渗透的根本措施和方法,其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构筑反宗教渗透的钢铁长城;其二,树立正确的民生观,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信教地区、信教群众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