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10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1055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汉字构意指原始的造字意图,其着眼点始终重在对意义的表现。汉字构意的人文精神,主要涉及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仁者爱人、贵和尚中,重礼明分、尊祖敬宗;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为勤劳诚信、求善求美。汉字构意所反映的我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待我们深入发掘、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2.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应渗透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并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资源,应当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使之成为真、善、美相融相通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  相似文献   
104.
陈国友 《社科纵横》2007,(10):20-22
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表现的创新勇气、创新方法和创新品质,体现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其理论创新活动以哲学、道德学和美学等为基础,达到了融真、善、美于一体的近乎神韵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5.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镇江人文精神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内涵:兼容并包的开放胸襟,争雄图强的爱国精神,崇文尚教的优良风气,求实创新的争先意识。以上内涵既具有人文精神的一些共性,同时又呈现出镇江地域与时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积极作用,其学术精神、教育风气及思想精髓至今仍然不失其重要意义。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九江学院,理应传承与弘扬千年书院文明,厚实与凝聚新型大学精神,把白鹿洞书院构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级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07.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已经开始具备新时代文化主题,在本质上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表现出时代特征。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精神存在着失落迷茫的一面:一、重功利轻理想,精神追求贫乏;二、政治信仰迷惘;三、个人本位凸现,集体观念减退;四、道德水平下降。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一、商品意识的泛化强烈地消蚀着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二、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见物不见人,把人文精神当作软任务;三、院系调整、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了大学人文资源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流失;四、德育工作弱化。  相似文献   
108.
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以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9.
何玲霞 《职业》2014,(30):110-110
塑造人文精神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例,对如何塑造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任为 《现代交际》2014,(7):242-24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给古老的教育模式,特别是艺术教育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阵痛,个性的牺牲与个性的张扬成为碰撞的焦点。本文从"缘起",即"人文精神危机"的讨论开始,谈到了究竟什么是"人文精神",并将中西方人文传统与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借鉴吸取东西方民主性精华。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格,尊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综合素质教育,使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自觉地培养人文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