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6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北 《老年人》2009,(12):22-23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百岁老人吕正操不幸逝世。“我这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和打网球三件事。”尽管老将军生前只是轻描淡写地总结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但他为革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却深受人民的称道和爱戴。  相似文献   
22.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其核心要素是热忱、诚信、责任、正直、忠恕、宽仁、顽强和勇毅.人格魅力对领导干部而言,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殊气质禀赋与宝贵精神财富,是一种能够激发和召唤部属胜利前进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旗帜.伏尔泰认为:"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林肯也认为:"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23.
孟二冬精神不仅体现了其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精神缺失的重要补充,更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要想办出水平、打造出品牌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养和建设。建议宿州学院大学精神的塑造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教学、学术名师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倡导,注重文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结合。  相似文献   
24.
本文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一个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实际存在的,然而教师在各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中学生个性发展这一块展开研究,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从教师的言行、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去设计问题,进行调查,最后结论证明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室友影响的,其中对学生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兴趣,自信心、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5.
曾庆娟 《职业》2014,(17):72-73
一体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通用能力非常有利,但同时对教师施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担任过多年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切身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专业技术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在开展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凝聚强国意志力量的有力保证,是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群众路线是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践行就要有担当历史责任的政治高度。我党我军的历史上,之所以会有中央苏区扩红时"乡上绝大多数15岁以上的男人都跟队伍走了"和淮海战役时"胜利是农民兄弟用小车车轮滚滚推出来"的壮观历史景象,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就在于党具有鲜明而彻底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27.
卓然 《秘书之友》2009,(1):27-28
小波是公司里的大红人.业绩突出.人际关系融治。更难能可贵的是年纪轻轻就独当一面.从客户到老总,似乎每个人都围着小波转。大家说那是小波稳重成熟,给人以信任感。有一种能征服别人的人格魅力。小波听了这话,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哪里有那么玄乎.告诉你——三个‘红’的秘诀!”  相似文献   
28.
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近几年高校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 面对学习、就业的压力增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降低的情况,提出且实践了鼓励、关爱式教育的方法。并指出鼓励和微笑教育与严格要求是不相悖的。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大力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教师是最早从教育的“前端模式” 进入了“终生教育”。对大学教育思想新的理解、对教师职责的新诠释:严谨的制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用其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必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示范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实效。  相似文献   
30.
高乃明 《职业》2013,(31):20-20
学者往往以学问或智慧立足,但我们不能因此小视职场情商之于学者的重要。学者的情商具有一种超越学问和智慧的价值和力量,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具有无形召唤和引领作用的引力,让人心向往之,从而唤起人们发自心底的对于学者的景仰与敬重,对人们产生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