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4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权制衡原则虽然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但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专利。分权制衡理论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进步思想的结晶 ,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国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 ,应吸收分权制衡理论的合理成分 ,作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补充  相似文献   
382.
党代会常任制是代议制民主的具体形式之一,最早由党的八大提出并创立。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党代会“常任代表”制的问题:“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  相似文献   
38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指建立在全体公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享有生产资料增值所带来的利益这样的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人民能够真正有效地掌控国家权力并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政治上层建筑。按照中国共产党所宣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现状与之相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要求的经济基础而言,我们离全民所有制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就民主政治新方针要求的人民能够真正有效地掌握国家权力而言,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就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而言,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政治体制改革缺乏外在压力、内在动力等等。因此,必须唤起中央高层对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保障公民权利、改进人大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点等等。  相似文献   
384.
人大对党实施宪法法律监督,既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宪政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要通过完善宪法法律制度,明确人大对党监督的内容、方式、途径和程序,使人大对党的监督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385.
人大监督是树立宪法权威、维护法制统一的关键,更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实现法治的具体要求。由于人们观念的偏颇和立法对人大监督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人大的监督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大监督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监督方式存在着程式化和形式化弊端;监督内容也不够全面,阻碍了人大监督作用的发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提出具体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职能的措施,对于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6.
领袖在制度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由于领袖所处的政治地位、所行使的政治权力、所承担的政治职责与所拥有的政治资源,其启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定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价值、设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机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逻辑充分展开的过程中,领袖仍将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长的重要力量,但领袖必须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的机制与空间内展示其雄才大略、原创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87.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88.
中国政治社会的结构转型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共同要求聚焦宪法实施。需要实施的宪法是具体的现行“八二宪法”,这是一部结构大体优良的共和宪法,其实施与演进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其生命力和可欲性。宪法实施需要克制革命激进主义倾向,守护宪法根本精神与结构,张扬其中的共和政治理性与公民价值内涵,从宪法权威、制度机制、可诉性路径、人大制度基础和公民参与诸方面切入,赋予其更强的自我维护能力和限制权力、保护权利的宪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