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0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3799篇
劳动科学   217篇
民族学   282篇
人才学   356篇
人口学   338篇
丛书文集   4340篇
理论方法论   843篇
综合类   7197篇
社会学   1301篇
统计学   494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1338篇
  2013年   1054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573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505篇
  2008年   1956篇
  2007年   1387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本位思想为红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想。人民本位思想是邓小平确立价值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有利于”实践价值观、价值判断标准充分体现了人民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992.
人民主体性是邓小平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创造和实现的主体;其自身具有强烈的"为我"和"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当前只有树立"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党给的权力就是人民给的权力"的信念,才能切实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93.
"一边倒"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本文拟重点考察毛泽东在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过程中的国家利益考量,认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所重点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略谈"共同体利益"在欧共体反倾销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共体反倾销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共同体利益"作为考虑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在长期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中,"共同体利益"涵盖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其重要性也逐渐增强。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体利益"规定和应用上存在很大缺陷,分析其利与弊,对我国反倾销和应诉欧共体反倾销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由于道德这一概念所固有的特性———语义模糊,弹性较大,人们在理解上难免产生偏差。是故,对"以德治国"的德之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显得极为重要。文章从道德的传统精神动力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应以双向利益让渡弥补传统的精神动力之不足,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五层梯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96.
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的和本质的规定性。"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实现、维护和不断发展人民的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再就业问题,维护和保障国有企业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997.
在对案例区的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营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利益群体,并进行了利益相关者分析.同时,对营造林质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经营两方面的社区参与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社区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内在原因--产权制度的变革充分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营造林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98.
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致力于构建和倡导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社会价值观。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并赋予它以时代特点。无论是他提出的发展生产力,还是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本质论;无论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还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端正党风建设等等,都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体现着人民在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更注重实效性、注重人民功利为特点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家庭承包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从总体上讲,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就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了五点想法--阶级性、广泛性、利益的可持续提高性、动态性和探索性.  相似文献   
1000.
WTO与国家利益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WTO规则的运行也是建立在正视国家利益的客观性差别的基础上的。因此,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借助WTO规定的"其他缔约国不应谋求发展中国家做出有害其经济健全或发展的让步"等原则,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