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孕育在哲学、道德及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系之中。古代思想家们从德性、能力、身份等级的角度思考管理主体合法性问题;从德治教化、法律规制、权术运用的角度探讨管理的有效性问题;从君、臣、民的角度考察管理对象问题。由此,他们提出的各种不同治国方略,不仅展现了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逻辑脉络,而且表现出古代管理思想"人治"与"治人"高度结合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兴盛衰亡,萌芽于先秦,其形成、发展和成熟于不同朝代,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御史台阶段、一台三院制阶段和都察院一院制阶段。始终体现着奴性、同构性、有限性的特点,充分凸显了古代人治大背景下试图法治化的二元对立与悖论:"家天下"思维主导的缺位制度无法全覆盖并制衡;君制法、臣守法、法治民的立法本意致使表面上的法律制度非常完善,实质上自立法时起即有先天的不完整性、不充分性与有限性,法治实践中必然冲突。独立性、法治化、透明化是现代监察制度设计与实践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43.
"媒治"一词由媒体所创。"媒治"现象的实质乃是人治传统的历史延伸,其负面效应表现在:有让事后监督的弊病扩大之势;有让严重个案事件被雪藏之嫌;助推行政人员的危情公关;阻碍媒体监督职能的正确发挥。要让"媒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定舆论监督法律,拓展舆论监督空间;建立网络舆论规范机制;完善行政系统的内部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44.
段俊平 《决策》2013,(8):63
日本有一家制造无尘粉笔的工厂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个工厂没有什么制度,老板也很少来工厂,但员工效率很高,很多企业家来讨教管理的秘诀。工厂的负责人就告诉来访者说,因为这个厂子有70%的员工都带有某种残疾。他们有四样东西在这里可以得到:被爱、受到赞美、为他人服务、被他人需要。所以他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工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管理的本质是挖掘员工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不是来自个人欲望的满足,而是企业真正做到能给员工带来快乐、幸福、满足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45.
社论社评     
坚持法律至上,用法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我们方能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法治实质等几个方面探讨、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涵,初步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先期目标   相似文献   
47.
48.
<政治家>是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从理想到现实、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政治家的人治作为理想但不可实现的政体形式而存在;另一方面,法治得到了承认,被认为是人所能及范围内最优的选择.进而,柏拉图依据法律的有无以及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对现实政体进行了分类,并排出了从优到次的价值序列.柏拉图政体思想的这一转变不仅是其自身政体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对整个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49.
治理国家应当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 ,我国的治国方针由“人治”到“法治”转变 ,并发展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50.
反对腐败是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新问题。从我国封建制度、民主法制不健全、党建中长期忽视廉政建设等方面,分析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提出反腐倡廉不能只靠少数人,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才是惩治腐败,搞好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认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当前仍严重存在,要真正实现法制,必须由人治向法治转化,把法律作为社会控制、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