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827篇
劳动科学   94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330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2134篇
理论方法论   493篇
综合类   5815篇
社会学   2684篇
统计学   1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1198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217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女人的逻辑     
“你的人生还有什么计划?”第一杯咖啡喝完时,她问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正>一大清早,刚在办公室坐定,蓉儿就来求我,花疏,既然你不爱唐明,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相似文献   
993.
开心驿站     
《伴侣(A版)》2007,(9):59-59
<正>炒股一只壁虎在一家证券公司门口迷了路,这时正好有一条大鳄鱼远远地爬了过来,准备要一口吃掉它。情急之下,小壁虎上前一把抱住了鳄鱼的腿,大声喊:"妈妈!"大鳄鱼一愣,立即老泪纵横:"儿啊,刚炒股半个月就瘦成这样了!"  相似文献   
994.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哲学思想。就丰富而言,“新理学”体系既有社会生活方法论中的人与人和谐;又有“天地境界”说中的“天人”和谐。就深刻来讲,以“理”为主要范畴的“新理学”形上学体系,通过其心性论为“境界说”和“社会生活方法论”提供了“最哲学”的形上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人生是一张纸,调好色,拿起笔,你可绘出多彩的画图。人生是一首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盛衰兴替,都可谱出或壮美或凄婉的乐章。  相似文献   
996.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戴传江在《试论(太平经)“三一为宗”思维模式及其意义》一文中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天人合一”思想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太平经》“三一为宗”天人思想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继承了老子之道和传统天神信仰,吸收了阴阳五行说和仙家之术,  相似文献   
997.
钱国宏 《当代老年》2008,(10):20-21
今年是老爸老妈的“金婚”之年。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两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在围城里书写着平凡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品味生活千滋百味的同时,也践行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无声诺言。左邻右舍都羡慕地说:这是全小区最平和、最美满的一对。  相似文献   
998.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轼早在出仕之初就把人生视为一个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过程。为了减轻人因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悲观绝望和心理失衡,他主张把人的有尽的个体生命纳入人类生命延续的无穷过程,实现新的心理平衡;人的得失沉浮组成了人生起伏不定的漫长过程,主观意志不能完全左右,他主张只有采取随缘自适、超然于物外以观物的态度,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新的希望。熙宁时期,苏轼被新法派排挤出朝廷,他开始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直陈政见到寄寓托讽,从满怀信心地追求政治抱负的实现到淡化功名意识而追求精神满足,对人生采取一任陶铸的态度,把人生视为一个不断超越现实与自我的精神追求过程。“乌台诗案”与黄州之贬,使苏轼深切感受到苦难遭遇中的人生况味,从此,他由追求社会公认的人生价值,转向探求心灵和宇宙的奥秘,努力寻求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因此,黄州之贬,对苏轼人格境界的升华,对他更深切地体认生命,对他后半生坚定地走自己选定的生活道路,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陆扬(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关键词达·芬奇镜子说自然第二自然小宇宙神性达·芬奇生前为写作《画论》、《力学》、《解剖学》三部未竟之著断断续续记下的大量笔记,死后为弟子继承。30年后,芬奇的弟子始从老师的手稿中编纂画论,...  相似文献   
1000.
志远 《老人世界》2008,(3):16-18
长江首漂的记忆早已远去,当时被中外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女探险家”“征服长江的第一位女性”的吉胡·阿莎,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期,随着一本同名自传《吉胡·阿莎》的出版,这个彝族女人再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