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孙景华 《领导文萃》2013,(7):104-105
任正非的这篇讲话稿中少了一份内部居安思危时的警醒,多了一份社会时代交替时洞察世事的智慧——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人生道路上,包括了中国缺少宽容、产权保护制度等等,甚至说出了"英雄常常生不逢时"这个看似与企业无关的虚无缥缈的话题。这也验证了中国人常说的"看山不是山"的人生境界说:当我们阅历丰富,"看企业不是企业"时,才有可能超脱凡俗事物的羁绊,让自己的眼光和胸怀更高远更豁达。  相似文献   
82.
<正>我是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也可能我的伤口里有着太多的感情,有人称我"爱情博士"。事实上也是,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把张曼娟的名字加上感情问题,就一定是满座。生命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自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人与人之间的轻轻相撞,温柔拥抱,是最美好的事情。可是现代社会越来越都市化,每  相似文献   
83.
小作者的见解真是颇有新意,作者由山区看到高处无雨联想到人生道路的哲理——只要奋力攀爬,阳光便会洒满你的全身、温暖你的心田。同学们是否也能在写文章时写出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4.
做人与做官     
阎文斌 《金陵瞭望》2005,(20):40-40
大千世界,缤彩纷呈。人生道路,各有所奔。古往今来,世人未必都能做官。但为官者却始终绕不开这个话题一如何做人。读读古训和伟人教诲,再把做人与做官相比较就会发现。做人并不比做官容易。因而,在两者的关系上。不知能不能这样去理解和把握:先做人,后做官:好人未必就能做官。为官者必须是个好人。因为。倘若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又谈如何做官,更不用说做个好官了。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做官难,做人更难。  相似文献   
85.
本世纪初鲁迅对处于新旧更替历史大潮中的知识分子的命运给予极深切的关注,并在大部分作品里积极探索了他们的生活情形和人生选择,本文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人生道路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6.
在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校,教师是随班走,伴随学生一块儿度过3年的初中生活.在长期的朝夕相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学识、教育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会决定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师职责重大,从事的工作光荣而艰巨.环顾我们身边的教师,绝大多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也有一部分人考虑问题时,更在意的是个人的名利,干出一些差强人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87.
郑念 《老年世界》2008,(18):39-39
大约10年前,医生给王大伯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王大伯当时五十多岁,还有一大段人生道路要走。他心想,总不能老是这么病恹恹地捱日子。好在对症下药后,病情有所减轻。经医生指点,王大伯知道糖尿病患者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他的锻炼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摩腹,二是步行。  相似文献   
88.
日记.就好像一扇窗口。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一个缤纷的世界。有和蔼可亲的人物,有五彩斑斓的景物,有生动有趣的动物、植物。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动人的故事。日记,还是一座宝库。它记录着自你丰富的生活。珍藏着你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点进步,在知识的高山上摘取的每一片树叶,和你奉献给生活的每一份情谊。  相似文献   
89.
柏辰 《百姓生活》2012,(11):60-60
故事要从1986年讲起。当时,5岁的印度男孩萨罗·布赖尔利和在火车上当清洁工的哥哥离散。萨罗回忆说:“深夜走下火车,我实在太累,就在火车站椅子上坐下,结果睡着了。”这一个瞌睡改变了萨罗的人生道路。小家伙认为哥哥会回来唤醒他,结果等他醒来,到处找不到哥哥,“我见前面有一列火车,想着哥哥一定在上面,于是我爬上去,希望找到他。”  相似文献   
90.
《领导科学》2012,(36):50
陷阱通常有下列三个特征:①有一个明显的诱饵;②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③越想挣脱,就越陷越深。社会心理学家泰格曾对参加"千元大钞拍卖游戏"的人加以分析,结果发现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经济上的和人际关系上的两个动机。经济动机包括渴望赢得那张千元大钞、想赢回他的损失、想避免更多的损失;人际动机包括渴望挽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