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7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64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55篇
人才学   17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334篇
理论方法论   1030篇
综合类   8080篇
社会学   572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978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143篇
  2008年   1318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21.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现实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宝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自身的理论特性,表现在:紧扣发展的时代性、保障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凸显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以及彰显发展眼光的世界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等为核心内容的完整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把握其政治原则、根本原则、核心原则、基础原则、价值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二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三是把体系创新与运用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五是充分吸收并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23.
针对位于欧洲的波兰和位于亚洲的中国这两个特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这两个农业国所接受;两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以解释、理解、贯彻和应用;在近现代历史中两国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其作为指导思想原则的作用;在遵从本国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转变其各自的思想和意识;两国间存在哪些异同;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中分别能够汲取哪些教训等等.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与失败的文化意义上.  相似文献   
24.
25.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和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多是从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对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倍倍尔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具体问题、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斗争方式与斗争策略问题、以及妇女解放事业与实现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6.
《日本学刊》2020,(2):F0004-F0004
为促进中国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加强学界相互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杂志社自2013年已连续召开七届“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2020年8月将召开第八届。本届论坛将采取征文形式,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论坛征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7.
科学的庸俗化在马克思时代已经很严重,马克思科学研究的着力点就在于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庸俗化。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一些与马克思根本不相容的观点以科学的名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大行其道,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种种困境。大量文献表明,在传统经验科学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的重要原因。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意识到,靠再多的"证明"也说明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精神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波普尔同样没有看到马克思对传统经验科学的超越,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的新一轮庸俗化浪潮。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汲取精华,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然后分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以及10年经济制裁,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真是不看不知道,如今的伊拉克已是满目苍夷,基础设施遭严重毁坏,直接损失达1200亿美元,人道主义状况惨不忍睹,社会生活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30.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