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7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64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55篇
人才学   17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334篇
理论方法论   1030篇
综合类   8080篇
社会学   572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978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143篇
  2008年   1318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最先进、最科学的信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和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把这种信仰真正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做到知行合一,这对于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哲学研究范式蕴涵着哲学运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体现着哲学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变革。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创新范式。反思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继承和创新,合理对待学科与学术、问题与意识、规范与自由、文本与精髓、心性与治学的关系,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93.
《劳动世界》2010,(5):65-65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组建于1995年,迄今已有51年的历史。目前,学院拥哲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系;2个研究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基地;1个实体研究中心:哲学  相似文献   
99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包含着诸多要素,有变量和不变量。其中,理论前提、文化环境是不变量;国情条件、实践基础、逻辑主题、实现主体等要素均为变量。这些变量与不变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要素。  相似文献   
995.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系结构问题,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或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上世纪早期甚至更早贯穿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公案。其中穿插着关于实践观点与人本主义的问题,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化与实践本体化。这些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命运。对中西方有关的几次论战加以学术史的梳理,可以为当前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庄锡福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世纪之交是“全球化”高唱入云而“反全球化”也风起云涌的时期。可见经济全球化是颇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之,才能正确把握全球化语境下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全球化历史进步性的依据在于全球性的生产社会化,而非其借以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97.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对我们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将我们的各项事业不断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998.
文睿 《职业时空》2010,(2):124-125
从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入手,论述如何切实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设策略,从而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99.
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历程与问题 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传统,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传统,也一直是中国推进社会工作的传统。从辛亥革命之际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以来的百年间,虽然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断过,但是这种传统一直在延续,大众化的经验也一直在传承,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积淀。  相似文献   
1000.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国外毛泽东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以马克思主义谱系定位毛泽东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中颇具争论的问题。围绕它,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进行了两次论战,形成了"异端说"、"阴谋论"等一系列观点。反思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某种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自身专业理论研究的先在框架,对毛泽东实践活动前提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解读存在着简单化、片面化、教条化倾向,停留于抽象概念体系"中介"毛泽东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概念话语,满足于经验现象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个别观点(不是基本观点)的简单比较,看不到毛泽东实践活动背后深刻的认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某种程度上讲,国外毛泽东研究并没有真正回答毛泽东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