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郝洪涛 《社科纵横》2012,27(12):131-132
文章通过对《论语》的解读,探讨了孔子的思想、治学精神和处世哲学等.  相似文献   
82.
成中英 《江淮论坛》2009,(2):115-119
本文从根源上探讨了人类价值追求的起源,再进而说明何谓普世的价值。本文并区划理想的普世价值理念与实际经验中的普适价值,厘清了四个价值的层次与中西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最后整合为五个层次的价值伦理,更系统地说明了人类必须面对的价值整合问题。本文举出孔子的仁爱伦理的忠恕之道以为人类普世伦理的具体说明。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精神与淑世的普遍价值,勉以高度的自觉,谨严的行为,示范于世界,把人类共处之道推向一个新世纪、新世界。  相似文献   
83.
王阳明继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的命题。以为天地万物皆源自于心、统一于心,而心的本质在于良知,在于仁爱;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乃是宇宙间的自有之义、本有之义、自觉之义,同时也是至善人格的最高境界。该命题强调物我即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必要性,更强调这种协调共处的内在可能性,这对于面临巨大生态危机的当代人类来说,无疑可以起到提升信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冉伟严 《可乐》2010,(4):48-49
古时,有个青年擅丹青。家中贫寒,他在街头摆摊,卖画的钟馗像。结果,眉清目秀的小伙子越长越奇怪,面目狰狞,走在街上都会吓哭小孩子。他还经常头疼、心痛,终日被病痛折磨,眉头紧锁。  相似文献   
85.
她在银幕上完美演绎了一个个蒙古民族伟大母亲的形象。养育她的草原赐予她一颗仁爱之心,她的名字也是”仁者之花”之意。是草原丰厚的文化哺育了她,让她焕发出鲜活而不枯不竭的灵感;是心灵追求自由的修行,让她的艺术创造绽放着永恒的美。  相似文献   
86.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在狄更斯创作的众多的作品中,短篇小说《圣诞颂歌》堪称是倡导人道主义思想的经典。今天重读该部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友谊"作为托马斯·阿奎那德性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阿奎那既赋予友谊以神学仁爱(agape)的特质,也赋予友谊以哲学友爱(philia)的特质,现有的研究或是忽视其中某一类特质,或是无力处理两者的关系,因而只能在两个异质的解读路径"哲学友谊观"与基督教的"仁爱"之间徘徊,无力展示阿奎纳友谊理论的革命性。笔者认为阿奎那的友谊理论既超越了哲学philia的传统,也超越了神学agape的传统,它揭示了友谊成其为友谊的关键——仁爱,也让仁爱具有超越神学的哲学内涵。在剖析"仁爱"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主张以仁爱为根基诠释阿奎那的"友谊",这是一种全新的友谊模式,它在根本上不同于以往的友谊观念。通过探讨新的友谊模式与世俗友谊的主要特质之间的关系,本文尝试解决阻碍仁爱成为友谊根基的难题,以此确立阿奎那"友谊"理论的独特意涵。  相似文献   
88.
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博大精深,特点显著,内涵丰富。博爱大众、天下为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兼收并蓄,求是务实、身体力行,追求理想、完善人格,尊老尚古,贵中尚和是它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89.
沈黎明 《社区》2012,(12):37-37
周六晚饭后到小区里散步,走着走着突然见到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撅着屁股在绿化带的草丛中鼓捣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出于好奇,我信步走到他们身后,定睛一看,不免有些吃惊,只见两个孩子手拿树枝,正在拨弄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麻雀,树枝每拨弄一次,麻雀就无力地挣扎吓,他们脸上则会露出好玩儿的神情。我赶紧走上前制止他们,并想尽办法救治这只小麻雀,但最终无力回天。  相似文献   
90.
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具有普适价值,可以实现其现代价值。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