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1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19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154篇
综合类   1876篇
社会学   315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广东瑶歌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了不同的路径,同属南岭民族走廊的乳源和连南就有明显不同。乳源瑶歌不仅在仪式中出现,还在城镇化的日常生活中承担了共同体维系的作用,而连南藉由政府和公益大力推动瑶歌传承的文化工作,将其注入到基础教育之中。本文基于广东瑶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并分析两地瑶歌发展模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92.
"'工匠精神'是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更是不断吸收最前沿技术、创造新成果的追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认真落实人社部《关于在全国技工院校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精神,在迎风飘扬的国旗下,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举行了以"工匠精神"为专题的开学第一课.  相似文献   
93.
石首跳三鼓是流行于石首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丧葬仪式,其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文化功能显著,早已深深融入百姓的生活.近年来,石首跳三鼓由地方性祭祀仪式发展为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其文化传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石首跳三鼓正面临着文化空间压缩、殡葬改革冲击、市场化的局限等文化传承困境,从拓展文化空间、强化科技支撑、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对石首跳三鼓文化可持续性传承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4.
具有海南文化象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由于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导致濒临失传,所以对其保护与传承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琼剧档案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琼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5.
96.
97.
丹珍草 《民族学刊》2019,10(1):57-64, 114-116
格萨尔藏戏将口头诗歌中的“歌”化为具体的表演行为动态实践,集声音、舞蹈、仪式和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是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藏戏剧种。格萨尔藏戏表演通过对古典时代民族民间文化的重构与想象,构成格萨尔史诗更丰富宽广的表达。作为文化象征的表述符号,格萨尔藏戏是口头传统研究中的表演民族志,其歌舞形态为本的言说系统,更贴近格萨尔史诗说唱本体,并重新廓清格萨尔史诗口传与书写之间复杂的关联,还口头说唱以本原。格萨尔史诗戏剧化表演实践与创新中的复合性、融合性、新生性特征和带有实验性的探索,使格萨尔藏戏经历新的蜕变。  相似文献   
98.
剪纸是特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剪纸艺术是不容小窥的传奇。我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山西剪纸更是以它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青睐。近几年来,对于剪纸等诸多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深受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各地区的剪纸艺术先后成功申报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山西剪纸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与此同时,创意抄袭和传承无人等现象使山西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山西剪纸艺术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音乐对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文化的建立,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有秩序、和谐的社会需要有能够启迪思想、滋润心田、陶冶人情怀的音乐,防止颓废萎靡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0.
安可 《中国扶贫》2016,(9):44-44
五十三年前的阳春三月,准确地说,是三月五日这一天,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学雷锋纪念日”便由此而诞生,紧接着,一个声势浩大的学雷锋热潮奔涌而来,席卷全国。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理念在更新,可雷锋精神始终没有丢,始终得到民众的道德认同,并成为一种道德血液,在发扬,在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