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1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506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76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099篇
理论方法论   762篇
综合类   6507篇
社会学   422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997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当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时代的兴起。文明的曙光正在被科学技术吞没,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在无孔不入的现代技术前,我们失去了后花园。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以快成为石器时代的理想。媒体用话语霸权挑战个人隐私,践踏人的尊严,侵犯个人自由,却打出民意大旗。传媒伦理的职业定位变得日益模糊,社会上的热点报道被炒作的失去新闻的真实价值。错误的舆论导向让社会开始变得庸俗化利益化,明星大腕快餐文化速食文化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反而科学家,学者大师却被社会传媒忽视。这难道就是我国未来民族复兴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吗?这应该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主流价值观一直只是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进入人们的心里。为探究这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本文适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传媒伦理的当代定位。第二:传媒伦理失落的深层解析。第三:构建平等,公正,和谐的传媒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992.
黄全林 《现代妇女》2014,(12):188-18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求标准也在提高。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让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求。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教育现状来说,“软暴力”现象还比较广泛,而且相关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其的重视度都不够,最后可能会导致小学生的心理正常发展。所以,关于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伦理思考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教育“软暴力”的现象,并阐述了其中的伦理思考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艾米丽狄金森的两首"猫诗"入手,试图探讨动物本性以及动物与人的关系,进而涉及人的动物伦理问题。通过对西方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和文学家所持动物观点的简单追溯,可以看出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动物有别于人类,或人类优越于动物。德里达就以被猫注视的亲身体验说明人与动物并非处于我—他者的简单关系之中,进而引发对人之于动物的主体性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94.
服装是人类消费中较复杂的一类商品,消费者所体现出的心理与行总是为的多样性是其他商品无法比拟的,而服装品牌的好坏,知名度的高低与消费者的选择性是直接联系的,所以服装设计师们随时关注服装消费的影响因素,让产品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创造时尚。消费的伦理性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方面或是一种因素,而是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以利于服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中西伦理传统与当代国际干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国际干涉涉及强国与弱国关系的伦理、民族间关系的伦理以及国际干涉的合法性或正义性标准。中国古代主流伦理只在前两个方面有相关的规范 ,那主要是华夏中央王国对周边蛮夷居高临下的“仁慈”。毛泽东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执国家间、民族间一概平等 ,并奠定了以国家主权为核心理念、民族平等为重要内容的中国国际及民族伦理新传统 ,而邓小平掌舵以来国家主权至上和对国际干涉几无保留的否定更为突出。西方现代伦理传统当中虽有国家平等规范 ,但也有强国特权准则 ,并且直到近四、五十年前为止不包含民族普遍平等。关于国际干涉的合法性或正义性标准 ,与西方当今自由国际主义者大不相同 ,西方经典现实主义和经典自由主义者要么反对任何国际干涉 ,要么强调合理正当的干涉有其严格的先决条件。在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实为民族间关系问题的一部分 )上面 ,缺乏恰当的中西伦理传统 ,这要求我们创立一套包含五项标准的、均衡和实际的政治—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996.
20世纪末生命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构建适应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观.在儒学视野下探讨生命科技伦理观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仁爱"、"以义制利"以及"天人合一"等宝贵思想资源,分别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层面,对构建生命科技伦理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明代嘉隆以后 ,儒释道三教会通成为明末文化领域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此时西方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 ,并参与了这场文化交流。由于相属异质的东西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使得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天学精神在会通中国文化时 ,必须对中国文化进行选择 ,儒学伦理因其在中国文化中固有的本位特征而成为天学精神会通的首选。但传教士们却把对儒学伦理肤浅的会通当作两种文化交流的基础 ,当明末反教儒士否定了这种肤浅会通后 ,这种潜在的不利因素也就迅速地变成了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实在障碍。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分析儒家和基督宗教的伦理观可以发现,世界各大宗教思潮共同倡导的"全球伦理"不能以"孝敬父母"或"信仰上帝"这类特殊主义的信念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而必须以批判人本主义提倡的"尊重每个人正当权益"、"不可坑人害人、应当爱人助人"的普遍原则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否则就会陷入深度悖论而否定自身.  相似文献   
999.
祝亚峰 《江淮论坛》2011,(6):167-171,177
现代性兴起引发伦理概念的延异,为叙事走向伦理奠定了知识的合法性。叙事伦理是回应文学艺术伦理的叙事表达,将叙事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而生成的一种阐释文本的批评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叙事伦理概念在汉语批评界出现以来,历经文学批评的实践,这一概念已具备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形成了外部伦理介入与内部伦理的发掘两种批评的途径,从方法论的角度可以大致梳理出这一概念的现代性知识内涵。  相似文献   
1000.
道德问题是时下谈论最多的话题,而商业道德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商业道德缺失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生产上偷工减料,流通中坑蒙拐骗,分配时恃强凌弱,职场上官商勾结,竞争中不择手段,广告信息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