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837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1735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91.
檀君神话是韩国的建国神话,天帝之子桓雄带三个天符印来到人间。韩国学界与国际学界一般认为三个天符印是三个神器,这是解读檀君神话的基本点。但天符印和神器并不是同一之物,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三个天符印是源于佛教的外五明,那么这一因素不是神话的原始因素,而应当是神话发展中形成的衍生因素。  相似文献   
92.
川端康成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从年轻时就不断地在探求佛教的真髓,并用文学形式奏响了一曲回归传统、融合自然,用宗教来医治心灵创伤的人文关怀之歌。他在自我超度的同时,也超度了众多受伤的魂灵。他的作品充满有即无,死即生的审美理念,展示了日本人的心灵世界,受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93.
川大的道教研究在全国甚至全球排名第一,读书人大抵知道。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川大发起并引领着中国两千多年文化主干儒学的文献集成《儒藏》的编撰,在佛教研究领域也享有盛誉。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川大皆有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蒋勤  施文 《华人时刊》2011,(5):46-47
这里有青山。至灵至性的山,风姿依旧,几度夕阳。这里是水乡。至善至美的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空谷梵音、水流花开。这里,向你展示的是一方水土的旷世风华。一颗在长三角腹地迅速崛起的璀璨明珠西渚镇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市西南,地处长三角腹地,沪、宁、杭大三角中心,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一座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遗产和现代风貌有机交融的江南特色旅游名镇。西渚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地域文化鲜明,是以自然生态与禅文化为特色的田园休闲度假景区,成为宜兴市倾力打造的旅游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95.
从一般意义上讲,印度佛教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寂护和莲花生时;而 从佛教传入这一具体过程来看,莲花生的作用远远大于寂护。但由于莲花生被大量的神话所 包围,这就导致学者们在围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生入藏及其社会后果绕如何看待这些神话内容上分为两派,他们或者倾向于完全忽视这些神话内容可能蕴含的历史真迹,认为“莲花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师或喇嘛这些宗教训诲上师们理想的原型”,①“在吐蕃社会中就围绕着此人形成了一些假设和故事内容,他们完全可以组成以宗教和驱魔为基础的浪漫史诗”;②或者认为莲花生“以密教的咒术收服…  相似文献   
96.
藏传佛教微型雕塑“嚓嚓”原为古印度佛教艺术品,在佛教传入藏区的过程中,以其直观、真实的形象冲破语言、文字障碍,对佛教教义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整个藏区使其类型和内容不断得以延续和扩充,丰富了藏区佛教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97.
传统的傣泰编年史认为洛人是东南亚大陆傣泰王国的原住民.傣泰人定居于肥沃的河谷低地以后,政治上控制了洛人原住民.为了彻底统治洛人,傣泰统治阶级认同洛人的存在并融入他们的文化,祭拜洛人守护神、让洛人参加重要的王室仪式等,这都反映了洛人对傣泰王国的特殊意义.洛人和傣泰人生活在一起,资源与文化共享.洛人的历史正是景栋历史与清迈历史的发端.无人知晓傣泰人历史上从何迁徙而来,但洛人却在这里安居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98.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自唐朝开始,经宋、元、明、清历朝不断,进入民国达到高潮。大勇法师曾在北京组建留藏学法团,其中的部分成员进藏求法,将大量的藏文佛教典籍翻译成汉文,推动并加强了藏传佛教研究,增进了汉藏僧人的相互了解和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9.
alone 《民族论坛》2007,(1):38-40
每次回忆在耶路撒冷的时光,最先记起的总是这座城市的喧闹声.从清晨开始,此起彼伏的教堂钟声、清真寺塔尖上传来的阿訇召唤声、哭墙前犹太教徒的祈祷声……城市里充满了这样的声音,有时纷扰,有时和谐.晚间,听罢教堂里的赞美诗,漫步穿过集市,小店已准备打烊,于是"砰砰"的关店门的声音又不绝于耳.当虔诚的基督信徒,背负十字架,走过"悲哀之路"时,他们高唱着:"基督,记得我",而歌声却时不时被商贩的叫卖声淹没……骚乱、警报、军用飞机的震动,这就是耶路撒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0.
甘南、肃南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南、肃南地区信教群众的宗教意识与宗教行为更加现实化和理性化,较前呈现良性发展,寺院的生产自养事业正在陆续兴起;对此,政府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