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1292篇
社会学   20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公""私"及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明末清初,公私观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出现大批崇私以批判传统公私观的思想家。其中,王夫之基于传统公私观,将"公"主要确定为三个内容:"公共"或"普遍","天理"和"公正无私"。与之相对,"私"则表现为"个人""私欲"和"私利"之义。其公私关系观也相应呈现为:传统意义上"循公废私"、近代相对合理的"存公抑私",与明末启蒙思潮相表里的"化公崇私"。自清初至当代,王船山公私观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正我一直忘不了那一幕。暑假,我送小年去口语培训班。到早了,先到休息室玩会儿,里面一个花裙子小姑娘正在哼唧,见到小年,她奶奶眼前一亮:"看,有小朋友来了。"小年也立刻忘了我的存在,径直朝花裙子而去。好像也没听见她们说什么,反正两个小毛头肩并肩蹲下来,一人一块积木,携手搭起城堡来。  相似文献   
103.
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产自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佛茶"香清可散净心中妄念,至味能悟得佛法妙谛",是普陀山千年文化的沉淀,是圣山禅门智慧的升华.茶随佛而来,伴佛而生,为参禅之辅,礼佛之备,也是世人品评的佳品."茶佛一味"、"茶禅一味".本文从普陀山佛茶与佛教的历史联系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4.
佛教音乐被称为佛曲。伴随着佛经的传入,佛曲与中土音乐相融合,也开始在唐代京城长安风靡一时,成为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乐于接受的新的音乐形式。佛曲也往往成为文人在诗歌中热衷描写的对象。作为佛曲主要配器之一的琵琶,成为诗歌表现的重点。长安诗坛不仅记载了当时著名的琵琶演奏家,还通过文学语言对其声音进行描绘,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佛曲影响下产生的诗歌成为唐代文学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5.
古典园林中的理水及对现代的启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存及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到浩森无边的江河湖海,小到涓滴细流,都是造园匠师们不肯放过的水景塑造对象。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张载的“存天理灭人欲”说,经过二程与朱子的强化,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天理人欲之辨的道德约束对象最初只是儒家士大夫,要求他们不以一己私欲害国家之公益,同时也是儒者的道德自律,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朱子学在南宋成为显学后,理欲之辨转变为对普通民众的要求,出现了一种错位,因此遭到明末清初许多学者的批判,但道德严格主义的理欲观仍是明末清初思想界的主流.李光地、张伯行、华希闵等在注释张载《正蒙》时,肯定其合理性.当今需要重新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史意义,并肯定“尊崇理性,反对私欲”的理欲观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解决社会中遇到的语言实际问题为目标的适用性语言学理论,能够有层次、有系统和全面地描写和解释运用中的低调陈述。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元功能和语言层次性框架为参照,分析低调陈述修辞语言使用者作出的选择,可以考察低调陈述修辞话语的动态特性,论证低调陈述不仅反映人类经验,还映射权力与控制等社会关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框架和文化语境框架为参照,可以考察低调陈述修辞语言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以及与使用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论证低调陈述可以反映和建构客观和内心世界,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可以反映人类在怎样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使用低调陈述来识解经验、表达并创造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清末之见不确,仅仅一部《红楼梦》就能证明早在乾隆年间即存在董小宛入宫说,而导致此说产生、传播的,则当是对顺治末年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