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133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571篇
理论方法论   209篇
综合类   1789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849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初步揭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内涵,并总结出一系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2.
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出发,联系工作实践,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能解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促进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3.
现行民族教育法律制度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民族教育立法欠完善,可操作性差。应当正确认识和重新界定“消灭三大差别”的科学内涵,深入调研,转变观念,建立适合我国民族地方条件与民族特点、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的教育模式,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法》,促进民族教育“依法治教”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金陵瞭望》2005,(3):23-23
吴珊撰文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认为,李达昌案,不足以得出选拔学者型官员具有导向性错误的结论。他说。即使他的行为构成腐败,也是个别现象:“从我熟悉的法院检察院系统来看,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学者型官员,没有一个因腐败问题而去职的。”如果说学者型官员会犯错误,非学者型官员犯错误的情况则更为严重,不能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75.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基本内涵、特征、功能,对执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以及加强执政伦理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实行民主执政的"试验田",其实践经验极其宝贵,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实现向"科学、民主、法治"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要经验,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决定》中有两个重要的论断,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指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好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定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并贯彻执行,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带动国家政权建设,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是世界政党执政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部国家政权,外延不仅包括国家事务,而且涉及社会生活,本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无论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涵、外延还是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质都是依宪执政。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