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学术界近年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研究可谓成果迭出。本文以《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为中心,在对该书内容做重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界定、晚清文化保守人物政治取向与文化取向的关系及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2.
伦奎斯特法院是美国历史上较为保守的联邦最高法院。它在联邦主义问题上的相关判决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征。不过,由于联邦与州关系中的“双重标准”原则不可逾越,伦奎斯特法院实际上不可能回到传统的“二元联邦主义”状态,只能倡导一种介于“二元联邦主义”与“合作联邦主义”之间的“新联邦主义”。通过复活州主权豁免理论,伦奎斯特法院为州权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更新了联邦主义的含义。  相似文献   
23.
世纪之末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这一思潮具有明显的西方背景 ,因而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意义” ,不过 ,在中外的保守主义之间 ,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巨大的差异 ,而中国的保守主义也未能在我们的现代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从所谓文化保守主义视角对当代各种思潮进行了初步描述.在对反传统思想的分析中,对刘泽华教授的"王权主义叙事"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认为这一叙事实际是把法家的王权主义强加在儒家头上,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无法达成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甚至与刘自己提出这一理论的初衷即反对专制主叉也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5.
田中阳 《云梦学刊》2007,28(6):21-25
五四时期报刊的民族主义话语,既体现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质的一种飞跃。又体现了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现代形态。当时通过报刊话语表述,形成三种主要的思想文化思潮,即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坚守传统文化立场的文化保守主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三种思想文化恩潮虽然各执一端,但出发点都是为民族探寻自强之路,都体现一种十分执著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26.
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实质、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武 《学术研究》2008,3(3):33-38
文化保守主义在新世纪之交的再度兴起,已成为今天中国思想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思潮的最基本实质,在于力图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以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思潮再度兴起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所造成的思想空间的开放、主流价值观念的重建及对民族根性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保持.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巨大影响所具有的复杂性,我们要把它放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背景下予以深入而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合理的积极的内容,也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不舍理的负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7.
宗法纲常等传统伦理通常被视为封建流毒和现代化的障碍,受到激进思想家的批判,但陈三立、陈寅恪父子却依然坚信家族制度和传统伦理的价值。在他们看来,宗法纲常不仅无阻于求富求强,而且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应当固守勿失。  相似文献   
28.
美国保守派领军人物威廉·巴克利(Wiluam Bucldey)曾经表示:保守主义者的责任在于对历史提出质疑。《经济学家》杂志的特别报道认为,现代性对宗教颇有助益,但宗教对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却很有限。对于自由派推崇的社会进步,虔诚的信徒则认为应当终止(或者至少应当适可而止),由此产生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即文化、科学与经济。  相似文献   
29.
独特的英国发展模式孕育出特有的政治文化。通过对英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特点是二元主义的和谐变奏,本质是一种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科学理性与宗教哲学、贵族精神与公民精神相矛盾、相融合的产物。因此,英国政治文化与我们熟悉的斗争哲学、极端作风形成强烈反差,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0.
跨文化交流已成为全球化时代越来越普遍的活动。而由于长期闭关锁国之故,学界和民间对跨文化交流都还缺少足够的经验,对文化间交流的后果忧心忡忡,出于传统文化会由于文化间的交流而受到侵蚀的担忧,生发出强烈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度。其实,这样的担忧并无必要,因为文化交流的趋势既无法回避,也不能改变。理性的、建设性的办法是建立和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不以是否"中国的"为评价、取舍的标准,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