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五四"东西文化论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价值功能,五四新文化主流派与文化保守主义者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分别为杜亚泉、章士钊、张君劢以及学衡派等,他们对新文化主流派的激烈反传统进行了回应。论争展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改造策略,是五四文化生态圈保持平衡的对立互补两极。  相似文献   
32.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发展起来的一股比较强大的文化思潮,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传承,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其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故而有必要对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由来及其主要主张进行归纳,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晓明 《河北学刊》2005,25(3):5-13
20世纪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源有所自,流有所变,既是旧时代的承续,更是新世纪的创制。文化保守主义要固守的传统,本身就是变革中的事物。当现实与传统发生冲突时,保守主义者总是审慎地改进传统,从而使现实成为有传统可依靠的现实。学通中西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家、学问家们,自觉运用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思路,来整理、研究、开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课的道德价值和伦理精义,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继承历史的精神遗产与开辟未来的思想资源两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文化保守主义所要表达的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作为价值系统,它既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般的社会心理。从20世纪实际历史表现看,作为社会心理的保守主义的意义、作用和影响,远远大于作为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我们应当承认文化保守主义对民众思想实际影响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又要引导人们避免为其后顾性的文化取向、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所束缚,真正以健康、科学、乐观的心态,尊重历史,善待当下,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34.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治国思潮发生剧烈碰撞。在当时 ,大多数的晚清士人在思想上具有变与不变的交替、开明与保守的混合、守旧与“卫道”的错位和思想与时代的落差四个特点。本文以刘锡鸿为例 ,对其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5.
李军 《东岳论丛》2007,28(3):110-114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保守主义派别,主要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派;邓实、黄节、刘师培、章炳麟等人组成的国粹派;本位文化派与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在现代哲学思潮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特别是现代新儒家学派。它的产生标志着在早期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之后,对中国文化今后走向的一次较为冷静思考的结果,代表着保守主义思潮的最新阶段。  相似文献   
36.
曾凡远  赵炜 《南方论刊》2006,(11):84-86
近代前中国人长期处于“华夏中心”的迷醉之中。华夏中心主义自身具有强大的力量,不仅使社会内部具有超稳定结构,而且同化了异族文化,长期抵御了异邦文化的入侵。近代西方崛起之后,西方奉中国为榜样的西方中国观发生了从迷恋到轻蔑的逆转,中国遭遇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亡国灭种的境域中,先进的中国人从迷梦中警醒过来,摒弃“尊夏攘夷”的陈腐观念,取向“师夷长技”,并“以俄为师”,思想上的嬗变最终促成了民族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37.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中西文化“双重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中西文化“双重危机”的深刻印记:一方面在维护传统的基础上反省传统,一方面又在批判西方的前提下学习西方,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为本位,融会调和西方文化,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一致性以及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这样三个特征,并与反传统的西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自从60年代产生至今,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思潮。本文试图从新保守主义兴起的背景为切入点,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客观的分析其本质,以还原其最初产生时的真实面目。本文认为新保守主义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的一个新派系,是带有朴素保守主义色彩的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改良。  相似文献   
39.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都有着深厚的西学背景 ,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接受的西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并不亚于同时代的激进主义者。而且 ,他们的西学背景对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的形成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作者从“体用派”、“孔教派”、“国粹派”、“学衡派”“现代新儒家”、“当代新保守主义”入手 ,具体分析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 ,试图从另一个维度为近代以降的中西文化碰撞的真实历史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认为,“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思潮构成了镀金时代美国社会思潮之主流,这股思潮在理论上表现为个人主义价值观、自由放任经济法则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思想的大杂烩。它虽从本质上说是服务于当时刚刚兴起的垄断资本家阶层,但客观上也迎合了中产阶级和下层民众特殊的心态。这股强大的保守思潮加速了镀金时代美国垄断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