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0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491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46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5154篇
理论方法论   890篇
综合类   7754篇
社会学   44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980篇
  2008年   1111篇
  2007年   1015篇
  2006年   910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设《宗经》一篇,体现了对儒家经典的宗尚。而对经书的崇尚,乃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封建时期的文人所普遍遵循的传统,并非刘勰的个人所为,更不是其独家的发明。那么,作为文论家的刘勰,其宗经与一般儒生经师的宗经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42.
随着网上越境数据流的增加 ,异域文化冲击越来越明显 ,伦理认知冲突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网络伦理中两个最具影响力的黑客伦理和虚拟伦理的论述 ,说明网络伦理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 ,使长期上网的人们很难把握住自己在物理空间的社会道德。所以 ,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3.
《抱朴子》是东晋学者葛洪的代表作.它分为《抱朴子·外篇》与《抱朴子·内篇》两部分.《抱朴子·内篇》属于道家,历来毫无争议.《抱朴子·外篇》的归属却不明确.葛洪自认为属于儒家,后人却将其归入杂家或道家.根据书的内容及葛洪的思想倾向来看,《抱朴子·外篇》应该属于儒家.  相似文献   
44.
张大为 《南都学坛》2007,27(1):63-64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5.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46.
由于受高校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不足以及市场体制不成熟 ,缺乏公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高校师德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或决定上 ,而缺乏实际措施 ,造成高校师德建设缺失。为此 ,必须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养成教育 ,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人格 ,并建立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以确保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47.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社会工作》2008,(1):52-54
模拟试题 一、何谓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method)?并试述其资料搜集方法有哪些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为何?二、未来社会工作会遭遇到的伦理议题有哪些?面对这些伦理议题的问题,应如何加强社会工作伦理教育?三、请问Gosta Esping--Andersen所提出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哪三个模型?各自的重点为何?  相似文献   
49.
化解竞技体育异化的思考—基于竞技主体道德需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人伦关系的保障.道德需要不仅是竞技主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竞技主体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体育伦理教育应以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为切人点,充分激发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从竞技主体的内心本源着手,有效化解各种体育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0.
赫丽萍 《理论界》2004,(1):68-69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而造成的人为破坏。文章阐述了环境道德的由来,并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种种环境道德失范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