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31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12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04篇
理论方法论   361篇
综合类   3131篇
社会学   327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时代造就人才,时代有时也糟践人才.中国近代史上,就有一位引进的高层次外国专家,虽然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正人君子,却做了一个诡异时代的政治牺牲品. 话说百年前,正当民国初年,共和初造.各种政治势力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展开了角逐,政治舞台上波诡云谲.此时,经卡内基基金会的推荐,一位国际上的著名学者古德诺教授(1859-1939)来到中国,帮助开展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02.
在荀学研究领域,"智"可以说是举足轻重,《荀子》对此论述也比较丰富,然学界对此尚未有系统明晰之研究,殊为可憾。在此,结合孔子、孟轲对"智"的引入,重点分析了《荀子》之"智"。即,对《荀子》中"智"的具体涵义、"达乎智"的工夫论以及"智"作为一种内在德性的境界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塑造和影响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3.
"首届两岸新儒家会讲"引发出当前大陆儒学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会讲"可以看出以陈明为首的一些"大陆新儒家"的功利性用心。进一步,我们试图通过陈明先生的"即用见体"理论,发掘这些"大陆新儒家"功利主义的理论根源,揭示其"即用见体"是一种粗陋的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这种歪曲利用、变相否定儒学及传统文化的理论方式,将会把儒学发展的带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4.
路强  赵宁 《晋阳学刊》2016,(4):3-7,26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想难倒一个哲学家,只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到今天,人们存在着对哲学的多维认识。其中有一个观点在当代尤为受到关注,就是哲学要走向生活,乃至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应该如何走向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哲学应该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是当今哲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刊特别访问了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就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哲学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105.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兴起并迅速发展,其重视教育和学习,教育思想内涵也较为丰富,是古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宝贵财富。本文就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6.
早期学者对《庄子》文学的评论和阐释,主要包括惠子的评论和庄子的自我阐释,刘安、司马迁的评述和阐释,刘向、班固的评说和阐释。虽然此期关于《庄子》文学的阐论并不多,但在整个《庄子》文学阐释史上却具有开头和先导之意义。尤其是庄子对其独特行文体例和表现形式,对其独特表现方法,对其独特创作风格和创作指归的自我阐释;司马迁对《庄子》表现形式和虚构特色,语言艺术和诗性特征,话语特色和审美风格的阐释;刘向《别录》对《庄子》"寓言"之概念内涵的解说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杨梅  张放 《理论界》2012,(8):61-64
笔者通过对调解制度的产生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对调解制度的改造及改革开放后调解制度的发展,来分析中国民间调解制度的历史演变。我们相信人民调解制度在充分汲取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的丰富营养后,会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8.
社会管理除了需要从社会外部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与制度建设,还必须从社会内部增强社会各阶层自我教育意识,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外在社会制度管理与内在自我道德教育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管理长期和谐稳定的理想目标。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可以从儒家伦理精神中汲取其注重仁义、自觉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精华,为现代社会成员自觉贯彻执行社会管理制度提供道德保障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9.
文化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切实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近来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当今中国对文化问题如此关注的内在驱动力,既来自执政党对文化问题的全面自觉,也来自人文学者的内在使命。这两个层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0.
杨锦帆  管华 《兰州学刊》2012,(9):214-216
道德基础的巩固对守法的自觉性有着密切的影响,对于守法的作用而言,道德改变人们的观念可以弥补法律上的漏洞,更可以使守法达到一种"不禁而止"的状态。再完善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基础,在操作上会面临很大的困境。本文以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为线索,在道德基础中选取最根源的基础——教育,秉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寻求其对当今公民守法的指导与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