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0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318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中国古代很重视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德育方面,是用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家族中的子弟如何做人的问题。训示内容既包括家庭内部。同时亦扩展到社会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行事准则,下面以朱熹撰写的《家训》为例,作点分析。  相似文献   
52.
长期以来 ,学者认为 ,儒家文化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地位 ,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实质上 ,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与儒家文化同样重要。认为道家文化对传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只有消极作用 ,是违背了辩证法 ,道家文化对传统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积极影响。不仅如此 ,道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3.
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在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同时进入中原的还有契丹、回鹘、吐谷浑、奚等少数民族。沙陀人建立的王朝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礼乐制度,在用人上蕃汉一体,不分民族畛域。再加上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人通婚、收养义儿及对汉文化的认同,仅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少数民族便融入到汉族中。  相似文献   
54.
海峡两岸女作家被同一条中华文化的纽带所连接,这使她们的创作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儒家文化在两性关系上不平等的伦理秩序使得两岸女作家的笔下始终回响着不屈的抗争之声,但是,由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她们的创作又具有某些内在差异性.因此,需要通过对其中差异性的阐释,寻找一条通向两性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市场经济虽然是在西方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但同样能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亚洲国家按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建立了亚洲的市场经济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6.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性的一种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可谓是极大极深,它推动着教育的更新与发展,对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儒家文化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有为、和谐、民本主义以及伦理精神四个方面.儒家文化对360度绩效评估有五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即:"贵和尚中"思想导致上级对下级评估产生"集中效应";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促使下级对上级评估出现"宽大误差";集体主义情怀使员工自我评价时产生"自谦偏差";"情面"关系导致客户评估出现"宽大偏差";回报心态致使同事评估出现"过宽"或"过严"两个极端.国内企业在运用360度绩效评估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儒家)文化的消极作用,创造有利于推行360度评估方法的企业文化环境,发挥360度评估方法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商君书》文学观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君书》体现的文学观念代表了商鞅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商鞅的文学观念是在批判儒家思想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包括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否定,对以儒家文化典籍为范本的文学传播活动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否定。它忽视了儒家文化对社会伦理和人文道德精神的塑造作用,具有其片面性。然而它客观上促使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与政治分离,向抒情和娱乐等其他方向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59.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强调道德理性和理想人格的修炼、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改造,以及其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思想,对于建立人类的普遍伦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0.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族人在汉族文化迅猛冲击的大背景下涌现出的一员文苑骁将。身为满洲贵胄,纳兰性德将汉文化融会贯通,儒释道文化在《饮水词》中多有体现。词中有儒家的忧患意识和参与精神,当现实不尽如人意之时,纳兰性德又徘徊在儒道矛盾之中,通过佛老之学寻求解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