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儒家非宗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采,宗教学界多有人将儒家认定为宗教;儒学圈内,也有人以儒教方式复兴儒家.本文简略分析孔子以来儒家存在之社会形态后指出,儒家从来不是宗教,而是文教.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形态是“一个文教,多种宗教”.基于这一事实,本文认为,儒家之宗教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93.
宪政哲学的本质是如何看待人.以王道仁政为基本特征的儒教宪政,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人性假设上,以贯通天、地、人的圣王统治为前提,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以中和为天下之达道,以贵民、富民、教民为核心职责,以人性的自我完善和实现天下大同为目标.施行这样的“王道仁政”,君王的统治就符合天道民意,否则,革命将重建新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4.
陈明 《天府新论》2013,(5):27-34
大陆新儒学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从宗教的角度描述其历史文化功能,探索其现实意义定位。这自然要对相关的神学问题做出理论阐述。本文即依托《易传》、《中庸》和《大学》三部经典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作者认为,宋以来的"四书系统"是以人格养成为动机目标建立的道德哲学,在思想格局和文本诠释上都存在许多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一个以天为中心的宗教的神学系统:《易传》言天道,《中庸》论性命,《大学》说践履。  相似文献   
95.
明末清初,基督教开始了华夏大地的第三次传入。利玛窦儒服传教,开始了耶儒之间的接触、交流、碰撞、调和的过程。作为明代进士出身的陕西泾阳人王徵,也就在那个大变迁的年代,通过信仰的抉择,最终受洗入天主教。王徵入教,不光在信仰上虔诚行事,而且还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科学著作,同时还创造性地调适儒教信条与天主教教义,完成《畏天爱人极论》的思想作品,值得进一步研究。旨在探讨明末清初儒教与天主教的对话与不断调适,及中西文化在陌生中逐渐走近的艰苦历程。显然王徵的"纳妾"、"殉明"是违背天主教诫规的,而"纳妾"、"殉明"又是符合儒教信条的,通过对王徵的"纳妾"事件、"殉明"事件的重点分析,深度探讨王徵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信仰逻辑。  相似文献   
96.
张籍虽一生笃信儒教,但他和僧人道士亦有较为频繁的交往,且有诗歌酬唱赠答。张籍晚年思想较为消沉,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甚至有服食丹药的经历。  相似文献   
97.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第一卷中,简略地讨论了家庭与宗教象征体系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社会组织的最早形式是家庭,而政治组织的最早形式不过是家庭的扩展,在这种扩展中,扩展了的家庭的家长就是国王,并且最终人们谈到宙斯是众神和众人之父,或者谈到众神有一位国王,是出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类比。这种类比虽然注意到了“那位因此从事物的最初成长与起源来考察事物的人,不论他考察的是国家还是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98.
基督教和儒教代表了世界上两种文化体系。它们的伦理思想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人生的相同问题,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从表象上看差异很大甚至是截然对立的,但仔细分析下来,二者却有很多契合之处。耶儒伦理比较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终极根据、人性论、伦理关系构架、伦理原则、人伦规范、群己关系、道德修养、理想人格、社会理想等。  相似文献   
99.
儒家学说有许多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因素。非宗教因素决定了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入世”特色 ,宗教因素则迎合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神道设教”的口味。儒家的宗教性仪式主要体现在祭天、祭孔与祭祖方面 ,祭孔和祭祖两项深深影响了普通民众与秘密社会。儒家伦理思想在清代秘密社会中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是成为秘密社会教义中的光环 ;二是成为秘密社会内部日常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0.
朝鲜王朝建立初期,就把朱子学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经典,虽然这个时期相当排斥佛教,但对小说,没有以极其否定的态度看待它。中国小说流传到朝鲜影响了朝鲜小说的创作,进而深化了儒家文化教育。朝鲜王朝为了巩固其儒教统治,在社会的各层面都很好地发挥了小说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