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4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0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中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指引。为学习宣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人口与经济》编辑部自2023年开始新设“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专栏”。期刊在上一期策划发表了“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接下来,《人口与经济》编辑部将继续就二十大报告中所关注的几个重大战略加以研讨。在本期,围绕着二十大报告中所阐述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重要议题,编辑部特别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共同发表真知灼见,从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视角来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02.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就业优先的政策背景下,对就业援助福利权利能力的建构价值的强调具有特殊意义。福利治理语境下就业援助权利能力具有实质、内容、目标、规范四个方面特有的意涵,并呈现出目标差异、构成系统及塑造方式契约化等实践特性,具有促进就业福利权观念理论创新与就业发展的双重效应。就业援助权利能力体系的构造需要从观念、策略和立法三种路径来完成,最终实现我国以就业福利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03.
曹星  魏峰 《管理学报》2022,19(2):205-212
基于情感-认知评价的理论视角,在控制了工作满意度路径之后,通过对311名兼职创业者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了员工不充分就业感知的两个维度——资质过剩感和成长缺乏感对员工兼职创业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成长缺乏感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强化员工与本职工作的疏离感;工作疏离感正向影响员工兼职创业投入;工作疏离感在资质过剩感、成长缺乏感及其交互作用对兼职创业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