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0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128篇
劳动科学   165篇
民族学   193篇
人才学   267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2464篇
理论方法论   641篇
综合类   5193篇
社会学   1585篇
统计学   27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1034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1134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兼评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 19世纪下半叶尤其是 2 0世纪以来合同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价值论基础 ,就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所体现的正义价值与合同自由原则所体现的自由价值构成相倚的两极 ,产生相互亲和的张力。加强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深入研究 ,评析其得失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2.
论保证人破产时的先诉抗辩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保证中 ,保证期限内 ,保证人破产 ,而被保证人尚未履行债务时 ,破产的保证人在下列情况下享有先诉抗辩权 :一是当被保证人的债务已到期时 ;二是当被担保的债务还没有到期时 ;三是当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破产时  相似文献   
73.
知先行后说与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先行后的实质是知贵行贱。此观念对我国教育有严重影响,造成求知与做事脱节、认识与实践脱节,读书人一辈子钻在书本里不做实事。新中国哲学界、教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认识过程,教学可以跳过直接经验走一条捷径。此观点违背了认识规律。科学的态度应把教育作为特殊的实践过程,把发现知识与传授知识统一起来,把教师和学生引导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74.
冷战后美国的“价值观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输出”始终存在于美国的对外政策之中,冷战后,美国更加重视以“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来整合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冷战后美国的价值观的输出主要围绕着“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的战略目标,在实现手法上表现出由温和到强硬的发展态势,美国价值观输出的实质是美国当局追求国家利益的工具,美国政府对价值观输出的高度重视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老子独特的认知方式角度 ,对老子的核心概念“道”、“德”作了新的解释。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 ,这种存在物与人们能感知到的天地间的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属性恰好相反 ;“德”是“道”的存在方式及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6.
中国史书记载波斯“不净人”专事“弃尸于山”,文章考察了琐罗亚斯德教的丧葬史,认为“弃尸于山”反映了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独特葬俗,且主要为祭司和下层百姓所遵循。在琐罗亚斯德教中,祭司、抬棺者、洗尸者和抬尸者均参与丧葬仪式,其中只有抬尸者才从事宗教意义上极度危险的职业,文章认为“不净人”正是此专职抬尸者(nasā-sālār)。从该教教义和礼俗来考察,“不净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为了战胜邪恶,中国史籍称之为“不净人”,乃缘于教内人与教外人,族内人与族外人由于不同立场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77.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相似文献   
78.
20 0 1年 4月至 1 0月 ,辽宁省考古队在阜新县关山挖掘了九座辽墓 ,出土了六方辽代后族墓志铭。考之辽史及出土墓志铭 ,可较详实确切地看到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及对阜新的影响 ,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补证、修订辽史。  相似文献   
79.
田同旭先生撰《薛宝钗另有情缘》一文 ,认为薛宝钗婚姻之最后归宿 ,在贾宝玉出家以后 ,再适贾雨村。[1] 今据《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中词曲、册图的谶语式暗示 ,以及看到八十回后原稿结局的脂砚斋批语的分析 ,薛宝钗另适贾雨村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0.
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惟一统一了北方 ,且政治较为清明、最具有规模气度的一个政权。前秦统治者对儒学推崇备至 ,决定了其法律思想为 :德化为先、礼法并用和约法慎刑。在选官制度方面 ,前秦采取了多途径选贤求才之策 ,并通过推行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法律措施 ,促进经济的发展 ,前秦统治者对法律的运行亦颇为重视 ,主要体现在司法机构比较健全 ,注重督励官吏公正和严格执法。前秦之所以能出现十六国时期仅见的盛世 ,与其法制建设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