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最新消息说,国土资源部正打算推农地入市打压房价.其正在酝酿2010年新的土地调控政策,之前试点的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将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72.
市场热议纷纷的广东养老金入市问题,终于在3月20日得到官方证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  相似文献   
73.
本文针对转基因食品市场上的恶性循环,从公众角度出发,运用完善的抽样设计以及科学的统计方法分析当前转基因食品的入市阻力。本研究阻杭州、宁波、湖州、丽水的常住居民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公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转基因食品入市阻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众接受度指标以便进行合理度量。  相似文献   
74.
保险投资入市是资本市场繁荣和保险企业发展的需要。保险投资直接入市是分析我国资本市场风险和保险业现状的必然结论。加强保险监管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与合作是应对我国保险投资入市风险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7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应类型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入市客体仅限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施主体的入市行为需符合农民集体决议程序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只能有偿出让设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并通过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抵押等方式流转。入市与征收是联动和分工的关系,若出让金数额或调节金缴纳比例与征地补偿标准保持适当平衡,征收与入市模式的差异不大。应采用“法定+意定”相结合的模式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抑或征收补偿费。宅基地使用权应坚持特殊主体居住保障的功能定位,视为法定的非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三种集体建设用地应当允许相互转化,将转权与入市两个步骤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6.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我们不能仅仅在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上做文章 ,个人账户制度也并非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良方。政府和社会在通过个人账户制度将人口老龄化风险转移给个人的同时 ,又使自己陷入了另一种风险之中。真正应对的办法只能是努力把生产这块“蛋糕”做大 ,相应的措施即为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和提高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77.
《领导决策信息》2013,(48):30-31
农地入市 《决定》原文: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78.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土地管理法》(修正)和《民法典》为基本法,建立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规则体系和结构体系。内容层面,《土地管理法》(修正)确立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规则、配套规则以及参照规则的规则体系,但也存在不足。《民法典》则通过界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在结构层面实现了对其规范的重新定位与体系整合。基于此,可从“同地同权不同适用”落实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具体适用规范。其中,集体成员自治是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同适用”的基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实现“不同适用”的主要内容。在一级市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受到统一的规划条件和用途管制;在二级市场,应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一体化流转的配套机制。以此,在规则体系和结构体系内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适用体系,能最终实现“三位一体”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9.
80.
建国之后,我国立法上确立了实施城市规划所需集体土地的征地单轨制。为了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保护农民权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成为满足城市规划实施所需用地的又一方式。但是我国的征地制度与农地直接入市在适用目的、适用范围、征地补偿标准与入市增益分配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法律上的冲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公共利益"的必要弹性、承认城市土地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以及建立市价补偿机制以缩小同直接入市增益所得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