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59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33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541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33.
办公室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综合办事机构,是承上启下的纽带、联系左右的桥梁、捕捉信息的渠道、正确决策的辅佐、政令实施的监督、对外开放的窗口.办公室人员是办公室工作的主体,决定着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高低.要使办公室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转,办公室人员要善于唱好"四本戏".  相似文献   
34.
陈全中 《决策探索》2004,(10):22-2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全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善于把握新情况。善于总结新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的一条是,我们要立足实践,把握时代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明确提出和全面深入的阐述,便是深化执政规律,建设规律与历史规律问题认识的理论典范。  相似文献   
35.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确立并坚持实施“外向牵动”、“开放引领”等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全市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境外投资持续增加,服务贸易逐渐扩大。大连市要引导开放向纵深发展,必须在强化原有重点园区开放效应的基础上,抓住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促成梯次开放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大连市如何立足区位优势,抢抓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和贸易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培育有序、透明、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引导开放向纵深发展,赢取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成为大连市全面落实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6.
<正>一、金融对外开放的目的不明确我国银行业改革已证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仅仅依靠注资、不良贷款处置,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用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四大银行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37.
38.
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社会发展道路深刻把握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人类实践方式的新进步。马克思将世界历史纳入其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中考察,更使人们清晰地把握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走向,体会到全球化的内在脉络。以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理论指南,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的目标和时代任务,进一步增强对外的理论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外商直接投资是衡量开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强的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江西社会科学》2014,(5):147-152
长期以来,在评价1949年至1978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基本属性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以闭关锁国为论。这一论点不仅否定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一直奉行的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而且也没有如实地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实际。尽管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不能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相提并论,但"闭关锁国论"否定其开放性,是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而必须匡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