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7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3550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266篇
人才学   396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4845篇
理论方法论   946篇
综合类   7266篇
社会学   1171篇
统计学   36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589篇
  2010年   1339篇
  2009年   1502篇
  2008年   1858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767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8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  相似文献   
18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无疑,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与未来一定历史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它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中的具体形态,凸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根本特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及基本特征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而表现出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3.
184.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桩公案,从古到今,论者甚众。近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古代的雅典究竟有没有言论自由"和"古代的民主与现代的民主自由有无差别"等问题上,深化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本文针对近代以来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5.
哈贝马斯在政治统治秩序的合法性问题上所持基本立场是,政治行动领域是根植于生活世界情境之中的,只有那些与公共领域具有实效性联系的政府行动才容易获得公众的支持与忠诚.可见,公共领城,主要是政治的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密切相关.政权的合法性需要由政治公共领域理性地提供.这是哈贝马斯合法性理论的主题.哈贝马斯从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这个主题: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着重论证了政治公共领域的衰落必然导致政治的合法性危机;而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中,哈贝马斯则重点阐明了政治合法性的重建有赖于公共领域及其政治功能的重构.在哈贝马斯心目中,理想的公共领域应当被构建成一种能够提供自由、平等、开放的"民主商谈程序"的"交往共同体",公众可以自由而平等地介入其中,自由论辩以形成公共意见,借助公共舆论的监督功能将公共权力限定在合理范围内.并为政治的统治秩序生产出经过公众论辩、审视及批判的服从和忠诚.  相似文献   
186.
论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国情基础及目标定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生命力来源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基础,立足国情,树立科学的中国政治发展观,是规避民主风险、促进民主发展的首要前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主题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定位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民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87.
60年前的今天,是鞍山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结束了被压迫、受奴役、受剥削的屈辱历史,迎来了自己的解放和新生。  相似文献   
188.
付英 《中国统计》2008,(1):40-41
从2007年开始,我区正式实行"在地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但顺利完成交接,而且创造性地开展多项工作,成效显著.回顾近一年来在地统计开展的全过程,给了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包括丰富的内涵: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在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0.
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高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的党组织、校行政和教代会被称为高校领导体制的三大基本力量.加强教代会建设,对于落实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促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落实校务公开制度,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高校教代会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和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高等教育法>的需要,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