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3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330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从2004年第六次全国信访洪峰发生以来,信访制度的合法性一直处于公众、媒体和学术界的质疑之中,甚至有人主张要"取消"信访制度。这种质疑主要源于信访制度运行成本高昂、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方式简单、少数信访老户受到不公正待遇、信访制度在  相似文献   
82.
公共政策在执行由于过时、无效、多余而需要终止,但在终结过程中,由于政策终结存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引起各个社会群体对政府的政策终结行为产生信任危机。对此,本文通过对存在的不信任人群以及不信任的体现进行分析,揭示政府公信力在政策终结过程中下降的原因,试探如何在政策终结过程中保持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3.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话语背景下,基层维稳的惯性思维表现为只求稳控结果,不管具体过程;将政府维稳行动与民众维权行为对立化;只顾及上级考核,无视民众意见。这些非理性的维稳思维导致的结果是将政府的维稳与民  相似文献   
84.
近几年,一系列危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折射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和下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扣谐的基础,因此,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本文从理论、制度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5.
以坚决"不出事、不添乱"为目标,在全镇深入开展"发一封信、谈一次话、办一件事、开一次会、送一家暖、帮一户富"活动,实行领导干部包村、村支两委成员包组、党员包户包干制度,不断增强干部的公信力,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好人好事,弘扬正义正气。  相似文献   
86.
特仑苏OMP的广告宣传曾被营销界视做经典案例,如今却成了虚假宣传的反面典型。蒙牛今天成了泥沼中的困兽。  相似文献   
87.
著作权公示制度是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著作权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我国著作权法在规定著作财产权自由转让的同时,缺乏著作权公示的相关规定,导致著作权交易中"一权多卖"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著作权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借鉴物权公示理论和外国的立法例,结合著作权自身的特点,构建我国的著作权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88.
行政伦理建设与政府公信力的相关性是辨证互动的.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我国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相对滞后、存在诸多不足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或弱化等问题,也即我国政府公信力遭遇行政伦理困境.现实迫切需要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加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对我国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89.
提高统计能力、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关乎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主题。各级调查队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奋力推进“三个提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0.
本文尝试以全新的视觉 ,从价值、逻辑、制度三位一体地解析动产善意取得的本质 ,认为动产善意取得是以交易安全为价值诉求、以占有公信力为逻辑基础的合理分配无权处分行为风险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