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0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人是脆弱的芦苇。日本大地震,以及接踵而至的海啸、核辐射和利比亚战争,让人的脆弱性以及现代世界文明体系的脆弱性和巨大风险一览无余。风险社会,人类何以自处?人类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能够决定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事务,人类就是一个能够控制风险并将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的"神圣人"。  相似文献   
22.
微博(micro曲Iogging)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的信息获取、分享以及传播的平台。微博的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它很快被民众所接受和普及,也因此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在西方,推特网站甚至在2010年年底至2011年席卷整个北非地区的大规模政局动荡中发挥了突出的政治动员功能,西方有学者将此称之为“微革命”。在中国,微博的公共参与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民通过微博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  相似文献   
23.
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日益增加的趋势下,民间组织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是纵向式的"区—街—居"社区行政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社区民间组织在城市基层政府的指导下,全面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社区组织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可以有效盘活社区资源,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促进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24.
加强网格化管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2018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网格化管理对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网格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意愿,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网格化管理能够通过强化以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积累,从而缓解劳动力外流所带来的社会资本流失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村民的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进一步讨论发现,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建设能够提高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村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网格化管理在人口规模较小和有社会组织的村庄,能够对村民的公共事务治理参与意愿发挥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围绕通识教育这一核心,从理念、目标、课程体系、课外活动和操作实施等方面分层次阐释.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通识教育必须在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学院外的世界间建构联系,使学生获得文化艺术修养与道德判断能力,做好参与公共事务的准备.为此,需要建构新的通识教育体系,在如下八个领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审美与阐释、文化与信仰、经验理性、道德理性、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世界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在课程之外,仍需在课外活动中培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管理层面,应建立新的通识教育常务委员会,为通识教育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6.
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我国网络论坛公共事务修辞勃兴,然而关于其修辞特点的研究却比较鲜见。文章在综括网络语言修辞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很少使用非语言符号;倾向于书面语;话语风格严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理性程度低。这些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矛盾、长期集权政治文化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共领域事务讨论方兴未艾和公众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公共修辞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8.
赵金浩  晏景文 《社区》2013,(21):35-35
在新型商品房小区的公共事务管理中,业主委员会是日趋重要的自治型管理团队。如何充分并恰当地发挥其参与社区管理的作用,是广泛关注的焦点。6月22日,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区发展?为主旨的“首届宁波社区事务高峰论坛”举办,来自政府、高校、NGO和宁波市业委会代表、热心市民的发言,让参会者倾听到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9.
孙羽 《决策》2010,(10):I0012-I0013
在国际安全、经济局势不断变化,国内体制性、利益化矛盾凸显的背景下,如何针对社会群体思想活动独立性强、差异化明显的状况,科学做出公共行政决策,管理公共事务,合理协调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诉求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试从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决策手段等方面,探讨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社区》2011,(19):32
现如今,社区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既是联系普通民众和政府的纽带,也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平台。然而,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有些还长期、普遍存在,让人困扰。"社区的烦恼"便为您揭示居委会的困惑和苦恼,以期引起您的共鸣,并与我们共同探寻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