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77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2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客观性问题是认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科学真理观赖以建立的基石.从主体间性或公共性的角度重新理解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在质疑传统哲学纯粹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认识的公共性和客观性并不是等价的,实际上,认识的客观性是一种有条件性.  相似文献   
92.
公共性"是分析现代政府活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对公共管理公共性价值的探讨则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在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立足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进展状况,探索公共性价值取向偏差及其引起的政府失灵、权力寻租等一系列公共性缺失现象,并从政府应树立公众至上的理念、建构参与式国家、建构公民社会、法治观念与制度、加强公民公共意识教育等层面,阐发了公共性缺失的救治路径。  相似文献   
93.
众多论述中少有对传媒公共性之内涵进行界定与解析。本文从既有公共性理论出发,将传媒的公共性界定为传媒在服务于公共利益以及促进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据此界定,传媒的公共性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历史的,也是社会各方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在对传媒公共性属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分析传媒的公共性必须从其在充当社会环境监测者和公共话语平台两种角色的表现进行入手考察。  相似文献   
94.
陶东风 《学术月刊》2024,(2):115-123
阿伦特的“世界”不同于地球、自然,它属于人类创造、由人工制品(从建筑物、生产/生活工具到各种制度、文学艺术等)构成的广义的文化。同时,世界不是单个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是复数之人于其中交往对话、相互向对方呈现自己的公共空间。世界的现实性和自我的现实性只有通过与别人分享在世界中的经验才能获得。世界之所以能够独立于生生灭灭的自然循环,连接起过去、现在、未来,并赋予人稳定的现实感与身份认同,极大地得益于它的持久性,世界的持久性为人提供了抵制自己生命无益性(短暂性)的保证。最后,世界的持久性和人的不死性都是世俗的,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宗教意义上的永恒。  相似文献   
95.
公共性是政治哲学的永恒关切,也是现代国家建构和社会组织的重要内容。现代性自身内含着自我矛盾性,需要外在的、可以提供聚合力的精神之根来补救,公共性就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公共性是现代性的当代主题。中国社会公共性议题需要嵌入到现代化的语境下进行分析,公共性话语的构建迫切需要破除现代性“产品”的桎梏,同时亦要求在本土现代化的继续推进过程中持续获得再生产的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96.
社区具有良好的韧性意味着在危机状态下能够开展社区行动以维护社区秩序与稳定,而社区行动在既定物质客观条件下的顺利开展依赖于社区居民具有良好的行动意愿与行动能力,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功能对于社区居民行动意愿的提升及行动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上述逻辑,社区自组织以其高度的匹配性和契合性,成为提升社区韧性的有力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7.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自实施以来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共性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制度中存在的公共性缺失的表现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治理公共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常志坤先生的牡丹作品,之所以能受到众多人的喜爱,通雅俗之变是其要因之一。雅与俗是艺术的恒久问题,其内涵不只是人们能看得到的画面颜色,更深层次指画家的人文修养,是作品的公共性审美品格。常志坤先生则认为:画牡丹,功力以色彩分,气韵以色彩分,品格以色彩分。他非常讲究用色,在他笔端常用红绿蓝紫,颜色饱满,富丽明亮。  相似文献   
99.
结构性与公共性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双重困境,由此形成社会治理理论中“社会管理派”和“社会重建派”的二元分野。如何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和基于公民能动的社会自治两者之间的互动衔接也成为社会治理实践的基本内容。社区作为政府纵向科层制管理结构和社会横向开放系统的交点,是社会治理中结构性和公共性张力产生的主要场域,因此,构建有序、自治的社区是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和方式。2013年,杭州市提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三社联动的建设模式,通过“三社联动”架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匹配机制,并以“三社联动”激活公共领域的协商互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00.
围绕公共性这一话题,学界大多在开放而非封闭、权利与责任、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等启蒙与反思体系之中展开。而对于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福柯来说,公共性的话语不是体现在“公共性”的思辨体系上,而是隐含于保卫社会及其旨趣之中。在福柯的研究视域里,社会由公众、知识、权力、现代性意义的启蒙及相关社会事实构成。这种结构的本质即为具有开放、联结、互动、批判等属性的公共性。知识之公共性、权力之公共性以及启蒙之公共性即为福柯社会学视域中公共性及其关怀对象。就归属主体来说,公共性属于社会公众。就知识社会学视域的公共性而言,已有的知识需要反省;未开启或有意回避的研究对象需要纳入;构成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支撑点的权力需要重新检讨;而极具理性意义的启蒙也需要反思与批判。福柯独具匠心地提出,“被屈服的知识”应该进行一场知识翻转,沿此路径,公共性的关切对象应超越专断与狭隘,这即为保卫社会公共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