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18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管理学   3611篇
劳动科学   297篇
民族学   728篇
人才学   753篇
人口学   131篇
丛书文集   7264篇
理论方法论   1344篇
综合类   13618篇
社会学   2189篇
统计学   386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568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945篇
  2014年   1971篇
  2013年   1610篇
  2012年   2006篇
  2011年   2283篇
  2010年   2082篇
  2009年   2233篇
  2008年   2462篇
  2007年   1889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404篇
  2004年   1359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999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44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2.
对于只提供集体公共产品的商会来说,如果行业内的企业都是利己主义者,且加入商会完全自愿,则"搭便车"的行为会使得集体行动无法实现,商会的发生机制亦将成为难解之迷。假如行业中存在利他主义的企业,其利他行为将使其他企业意识到行业的共同利益,从而抑制各自的机会主义倾向。利他主义者的存在起到了一种"凝结核"的作用,他们除了付出物质上的代价去增进行业的共同利益外,还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游说其他企业,推动行业的集体行动。多数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通过集体行动来获得合作剩余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为了增进自身利益和整个集团的利益,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会成为商会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93.
素质教育集德、智、体、美、劳及社会教育教学于一体,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与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应形成主体意识,充分认识提高知识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特征、文化涵养等素质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作主,主动、自觉、独立地钻研、掌握和应用知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94.
对基础研究投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行分析,其次从布什和斯托克斯的科研模式角度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加大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5.
作为对历史过程的一个解释系统,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着对中国古代技术价值和功能的特定理解。在对技术创世、技术过程、技术工具性价值的解读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由技人道、制器尚象等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技术意识;而有关技术的误读,则流露出浓厚的“以道驭术”的技术文化观。这些技术意识通过神话作品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进而又进一步影响现实中的技术。  相似文献   
96.
本文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动因探索:通过社会行动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解读》一文的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仍以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主体行动为支点,在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制度与法律之间搭建桥梁,并通过主体行动实践在这几者要素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非政治公共领域主体是如何通过行动实践促使社会结构变迁和转型的,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之潜在动因,并试图对社会行动理论做更深入的诠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97.
智者一生著述丰富,不同阶段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心意识的说法也是如此.<法界次第初门>、<觉意三昧>等立足于中观,以<般若>、<大集>、<大智度论>为依释心意识.<法华玄义>、<法华文句>、<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等,将七、八、九识配合三轨等进行发挥,试图将地、摄师的争论与核心思想纳入圆教系统,但解释未免生硬.<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对于唯识学的理解已经相当准确,并基于此理解提出了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9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一个涉及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然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极不完善,这极大的牵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性出发,总结当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99.
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真主的造化物,两者地位是平等的,人类只是真主的"代治者".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伊斯兰教也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主张均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由于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性障碍、限制性组织政策障碍、经济因素、农民工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政治参与处于事实的边缘化状态,作者提出用和谐社会构建思维推进法制进程,赋予农民工政治参与更多的体制空间;建立农民工利益协调机制,拓展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根据目标性原则,构建农民工政治参与有效动力机制;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参与意识;最终达到消解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