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4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1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258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喜红  张昕 《学习与探索》2023,(11):1-8+175
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重要方略,也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科学把握共享发展的时代要求、厘清共享发展的实践原则、拓展共享发展的推进路径,对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共享发展要积极回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平正义为着力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时代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人民本位的价值遵循、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指引以及普遍受益与合理差别的有机统一,以增强社会流动性、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作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92.
起点平等来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人人生而有别这一社会现实的道德反思。起点平等不推崇平均主义,它旨在减少或降低社会偶然性因素对人们前景的影响,给人们提供相类似的初始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为他们展现同样的成功前景。起点平等也不反对竞争,它试图构建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应该说,起点平等是结果平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能保证起点平等的社会很难实现结果平等。起点平等维护了人的尊严和社会公正,它不仅要求保障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而且要求遵循正义原则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实现起点平等,市场无能为力,个人或社会团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政府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由政府自身性质和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9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任内最后几年力推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在这个时代里,只有公共财政得到有效改革,才能缩短到达公平正义的距离。目前,在同一个城市里,农民工子弟小学资金严重短缺,教室里暖气不足:与此同时,设施配备“超标”的学校比比皆是。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出“天价幼儿园”、“豪华病房”、“奢华校门”事件。  相似文献   
94.
一周声音     
不能让“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谬种流传 ——“宜黄强拆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当地一位官员投书媒体进行辩护。10月14日的《人民日报》驳斥道: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离不开社会的公平正义,都不能容忍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损害。  相似文献   
9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社会梦",基本路径:社会公平正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魂,合理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源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完善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安全阀。  相似文献   
96.
正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裹挟着金融危机的余波震撼全球。两年过去了,昔日政坛大佬或已亡故或已锒铛入狱,但枪炮声、呼喊声仍未远去,自由、民主的旗帜仍然立足未稳,公平正义仍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忽近忽远。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经济停滞并存,保守与激进的对抗、东方与西方的竞逐、大国势力的干涉与介入,西亚北非仍然是战争与动乱的热土。如何评估中东剧变发生的原因、具体进程,评价东西方各大国在西亚北非存在的此消彼长,考察中阿之间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探索阿拉伯变革的深层原因及影响,预测阿拉伯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学界亟待思索的现实和学术命题。基于此,武汉大学阿  相似文献   
97.
98.
胡锦涛公平正义观包括公平正义的概念、标准、内容,公平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公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正义实现的七个方面内容。胡锦涛认为,公平正义包括基本含义、特指含义、效果要求三方面含义;衡量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标准是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内容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环境公平、国际公平;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键在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机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9.
100.
经济分析法学派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法律问题,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主张效益最大化原则,追求最高境界的公平正义。该学派为民法研究提供了经典方法、有助于深化民法价值与原则的认识,也为司法实务开启了一扇崭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借鉴与反思该学派的主张,有助于解决制度创新上的困惑,更好地推进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