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宪法是规定国家为履行其职责而进行活动时所应遵守的"法律程序"的法律,宪法的规制对象主要是国家.因此,宪法所规定的人权是针对国家提出其尊重义务的权利.保障私人间的"自然权"被尊重的职责即保障私人间关系以"个人尊严"为基础而被规范的职责是国家的职责.为了实现该职责,国家依据宪法所规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执行必要的法律,并对纷争予以裁定.民法是私法中的核心法.民法所规范的.是原理上处于平等立场的私人间的关系,其与以公权力的行使为核心、表现为不平等关系的宪法关系相比较,在个人尊严的表现方式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2.
郝继明 《社科纵横》2008,23(7):34-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防止和控制公权力的异化,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保持有机的和谐.权力容易异化,权力异化也是可以防止和控制的.论文论述了防止和控制权力异化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73.
×高校“学费滞纳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收取学费、住宿费滞纳金的相关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高校滞纳金措施的运用及至废止历程出发,对高校的性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高校公权力与学生私权利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对高校滞纳金被明令取缔后,高校如何保证学费、住宿费收取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这一高校收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关于附带上诉的本质,有上诉说与非上诉说两种学说.附带上诉要求有合法的主上诉存在,且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不可再为附带上诉,依法进行.附带上诉制度具有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权利,实现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的平等、节约诉讼资源等多项价值功能,值得我国引用借鉴.本文以限制公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5.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改革试点决定,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中纪委要求,成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作为现代制度文明的体现,任何一种国家权力都不可能是绝对的,都必须有一定的限度,监察委员会关于监察对象的"全覆盖"也不可能例外。监察委员会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的限度,可以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范围、公权力行为的责任追究、违纪违法犯罪及违反内部规则行为的责任追究三个维度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76.
丰田召回事件透露出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中公权力的缺失与缺位。公权力的不可放弃性、无法替代的威慑功能以及汽车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为公权力介入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维持消费者与汽车经营企业的利益平衡、完善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正当的依据。不过,公权力介入召回制度,应遵循适时与适度的原则,以防范介入过度而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77.
王莉 《浙江学刊》2005,8(6):184-187
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重要纠偏机制,社会团体对公共职能的承担和对公权力的行使已成为公共行政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与此同时,社会团体行使公权力现象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包括:权力来源问题、权力的行使界限以及负面效应的克服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有助于社会团体自身的良性发展和公共行政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78.
董鑫 《齐鲁学刊》2007,(1):148-150
中国向现代国家迈进,必须要倚重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公务员内涵的界定,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手中“握有”公权力,即“依法履行公职”。国外对于公务员范围的划分虽然方法不同,但适用公务员法的人员范围大致相同,即行政系统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公职人员,这部分人是公务员的主要范畴,也是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9.
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与良法之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明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2,29(1):71-74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并不仅仅是法律制度的简单植入或法律体系的建构 ,也不仅仅是“依法治理”对秩序的促动 ,而关键在于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即大力推进市民社会自主性 ,以多元社会权利来平衡和制约国家权力 ,缩减国家权力职能和建立其合法性权威 ,并弘扬正义法精神以实现良法之治。只有这样 ,以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为核心取向的法治秩序才能最终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80.
"超级玛丽"案表明,在危险状态下实施对公民生命的救助,必须正确认识生命权在宪法中的地位,处理好生命权与公权力的关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宪法的价值取向以及生命权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关系上可以看出,生命权在宪法基本权利中处于独立的首要位置,生命权优先于其他权利。在生命权与公权力的关系上,公权力为保护公民生命权而设置,具体警察权的行使应该以生命权优先的理念为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