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2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144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151篇
人才学   20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2209篇
理论方法论   571篇
综合类   4331篇
社会学   838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单极与多极之间:中国外交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国际格局,是指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同时并存,相互消长,但是美国谋求世界单极目标和多极化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推动和谐世界目标的实现,为此,中国外交所扮演的角色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单极和多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的和谐共存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2.
103.
与10年前相比,社会责任与良好企业公民形象的重要性已经被更多的企业界人士所认同。当前,许多企业领袖已经意识到:与股东、企业经营所在社区、其他受企业行为影响或者对企业行为感兴趣的社群保持接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借助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承担相应的企业责任,而这些企业活动则被统称为“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4.
105.
论公物在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物是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范围正在逐步变化与扩张之中。公有的公物与私有的公物都是保障公民人权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它,不仅公民的平等权难以实现,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也将面临困难。这对于弱势人群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目前在公物领域的立法采取的是分散立法模式,且有关公物的一般规则并没有在现有立法中得到体现,以致在设置、管理与利用公物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公物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作用,因此尽快制定《公物管理基本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6.
教师角色定位及其素养要求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定位,每种角色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素养要求作为保证.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书育人角色、行政管理角色、心理导向角色和自我定向角色等角色定位出发,阐述了各种角色所需要的素养要求,提出一个合格教师的素养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0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而一个好的课程构想能否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角色转换。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期待着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承担者;学生"研究"的合作者;多元知识的建构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相似文献   
108.
后新儒学及"公民儒学"相关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安梧 《求是学刊》2008,35(1):12-20
内圣之学应是在整个历史社会总体与生活世界中生长出来的学问,因此,面对整个外王情境的变化.内.圣之学必然应有所调整;而圣贤的教言也必须置于整个历史文化的总体情境下才能够有恰当的理解.面对心性之学与专制主义结合而造成的专制性、摹虐性及以理杀人等种种之异化,我们必须将原来儒学的内圣工夫转化为一套客观的制度结构,只有在契约性的社会结构之下,个人才能够自然地进入到社会展开公共对话.  相似文献   
109.
宪政视野下的公民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行宪政的国家里,公民依法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这既是人民主权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公民监督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监督主体来说,公民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从动态的过程来看,公民监督是一种政治参与活动;就静态的结构来讲,公民监督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政制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0.
反腐败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应在国家机关权力的内控机制上,依法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的职权;在国家机关之间权力相互制约机制上,科学配置和监督权力;在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关系上,以人权保障机制制约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