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541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437篇
理论方法论   342篇
综合类   2186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人大代表对公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与公民意识关联互动,在这种互动中,精英分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大代表理应是民主政治的精英分子,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对公民意识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强化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公民监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公民监督非惟是公民权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在扩大民主政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维度上扮演了重要作用,显著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跃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公民法律素质含义,论述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对加强法制建设的意义,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经验,并借 鉴国外成功的做法,指出当前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应当着重从四个方面着手:①做好“四五”普法工作;②充分利用媒体; ③改革立法程序,提高公民立法参与度;④举行法律仪式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法律的保护。论述了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理论依据,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实践意义,并通过对我国公民宪法诉权的适用范围和当前行使宪法诉权的障碍分析,提出了保障公民行使宪法诉权进而实现基本权利维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绩效评估:我国民主行政建设的有效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下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绩效评估饱含民主成分,是我国民主行政建设的有效动力,但是在推进我国民主行政进程中仍然存在障碍。政府绩效评估要想有效地促进我国民主行政的发展,必须采取转变政府绩效评估理念,推进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建设,建立政府绩效申诉制度,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中,我们看到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信任不仅对经济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更具有明显的政治功能,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公民参与性的前提,也是现代自由民主制度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然而并非每种类型的信任都对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有良性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对现实生活中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并对这三种类型的信任对公民政策参与意识的影响进行实证层面的剖析,探讨如何培育合作型信任从而促进公民参与政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与公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家实施公民教育,努力避免某一宗教活动侵入学校教育的公共领域并获得优势;现代民主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在各宗教中保持中立的法律原则;在公共教育领域,国家保障公民人格教育的普遍一致.同时,现代国家承认各宗教的宗教教育及其教义具有正当性并给予合理支持;国家为宗教积极参与社会公众的事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宗教也积极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冬 《兰州学刊》2006,(9):189-190
环境公民诉讼是美国环境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环境法律的实施。其目的是通过私人实施法律机制以促进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告、被告、可诉范围、管辖法院和提起限制等。原告起诉资格是环境公民诉讼的核心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化阶段,最高法院的态度始终是摇摆不定的。20世纪70-80年代的起诉资格规相对宽松,一般而言,原告无须证明被控违法行为与自身利益的特定损害之间有必然的联系。90年代的起诉资格规则非常严格,要求原告必须证明被告的行为直接影响了自己明确的、真实的和具体的个人利益。进入21世纪,相对严格的起诉资格规则有所松动。  相似文献   
20.
赵淼 《市民》2006,(4):24-25
“3·15”之后,一度沸沸扬扬的“亨氏婴儿米粉含转基因成分”风波,在中国农业部介入调查后,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论:亨氏婴儿米粉没问题。然而,为何中国官方检测结果与德国的基因时代公司检测结果截然不同?这仍是一个悬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