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541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436篇
理论方法论   342篇
综合类   2190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宁波市海曙区老龄委近日传出好消息,该区首创并波及全国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并人选前20强,该项目是从全国数百个候选项目中层层筛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了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这种视角的分析实现了对此政治行为的一种全新诠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规范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3.
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想范式和学术研讨领域,它为人们构建理想社会的努力提供指南。然而,从目前研究的总体情况看,与公民社会理论兴起相伴随的,却是普遍存在着的规范主义和目的论,从而削弱了其实践指导功能。为此,运用新制度主义方法,通过探讨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廓清公民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使对公民社会的经验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4.
公民、人民、平民以及天赋人权、公民权利、国家权力等概念在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极易被混淆或误用,而仅从概念本身的特征进行区分又对它们之间内在渊源的联系有所忽略。原初公民与现代公民的区别在于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原初公民权利与现代公民权利的不同在于权利与权力的界限是否分明;同时,民族国家的产生与代议民主的确立在这两次转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与10年前相比,社会责任与良好企业公民形象的重要性已经被更多的企业界人士所认同。当前,许多企业领袖已经意识到:与股东、企业经营所在社区、其他受企业行为影响或者对企业行为感兴趣的社群保持接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借助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承担相应的企业责任,而这些企业活动则被统称为“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6.
论公物在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物是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范围正在逐步变化与扩张之中。公有的公物与私有的公物都是保障公民人权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它,不仅公民的平等权难以实现,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也将面临困难。这对于弱势人群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目前在公物领域的立法采取的是分散立法模式,且有关公物的一般规则并没有在现有立法中得到体现,以致在设置、管理与利用公物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公物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作用,因此尽快制定《公物管理基本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7.
后新儒学及"公民儒学"相关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安梧 《求是学刊》2008,35(1):12-20
内圣之学应是在整个历史社会总体与生活世界中生长出来的学问,因此,面对整个外王情境的变化.内.圣之学必然应有所调整;而圣贤的教言也必须置于整个历史文化的总体情境下才能够有恰当的理解.面对心性之学与专制主义结合而造成的专制性、摹虐性及以理杀人等种种之异化,我们必须将原来儒学的内圣工夫转化为一套客观的制度结构,只有在契约性的社会结构之下,个人才能够自然地进入到社会展开公共对话.  相似文献   
48.
宪政视野下的公民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行宪政的国家里,公民依法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这既是人民主权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公民监督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监督主体来说,公民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从动态的过程来看,公民监督是一种政治参与活动;就静态的结构来讲,公民监督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政制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49.
反腐败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应在国家机关权力的内控机制上,依法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的职权;在国家机关之间权力相互制约机制上,科学配置和监督权力;在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关系上,以人权保障机制制约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50.
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在推进我国当前的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减少制定政策的失误和实施政策的阻力。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心理条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经济和文化建设,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