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已溶入相当的传统文化因子 ,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背景下的当代发展 ,对此学界关注有余而研究不足。邓小平厌恶抽象、教条、框框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命题的邓小平理论与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倾向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传统的义利之辩与近代功利主义基础价值观的整合 ,使邓小平“三个是否有利于”的价值观标准与实用主义严格区分开来。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传统文化对辩证法的理解是契合的 ,由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学说领域实现了革命性飞跃。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中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42.
43.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东安屯棚户区形成与变迁过程进行梳理,体现其历史的合理性。同时还体现出东北城市棚户区贫困化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表现为"公私两无困境"的公共性危机逻辑。即,在单位社会解体的转型时期,棚户区既缺乏单位组织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之"公",同时又缺乏居民私人利益和权利保障以及社会联结的社会之"私"。因此,对于棚户区或棚户区改造后的回迁社区,其社区建设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改造,而在于建构一种国家与社会力量同时存在的"均衡式公共性",其实践形式为一种公共服务与居民自治一体化的社区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4.
在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国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了电信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的新现象。本文介绍了荷兰、意大利、新西兰和美国电信业采用公私合作模式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国外电信业公私合作模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国外电信业公私合作模式对我国电信业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5.
魏彩霞 《社科纵横》2008,23(1):109-112
中国谋略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家,由于"不战而能屈人之兵".被逐渐广泛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谋略文化又掀起了新的热潮.正所谓"贤则谋,不肖则欺",谋略的滥用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政治上玩弄权术、经济上坑蒙拐骗、社会交往中勾心斗角.为避免这些负面影响,先贤早就提出了"度义因民"的权谋适用法则,其中谈论"义"最典型的就是儒家的"义利之辩",但儒家的"义"强调宗法血缘等级制,与当今公平正义的标准有一定距离.为此,我们应弥补传统儒家"义"的缺失,建构符合现代标准的正义内容,将谋略的使用限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6.
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关系,在价值取向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主义义利现: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2、“三个有利于”:义利统一的价值标准;3、实现共同富裕:义利统一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7.
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不同的法权关系,并推动法权模式演进.个体小生产的法权关系为存量利益关系,与之相契合的是传统公私法权;社会化大生产的法权关系是增量利益关系,它是经济法法权生成的基础.经济法法权由经济法私权和经济法公权构成,同传统公私法权内涵有本质不同.现代法权体系是新旧法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8.
“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关于它的讨论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中国古代文化中“义利之辨”中的“利”并非是指我们现在所讲的权利;中国古代的特殊的社会结构导致权利主体的缺失;和谐的价值追求阻碍了权利观念的萌发;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扼杀了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49.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采取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并借用现代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予以论述.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倡导义利并重、义利统一,代表了由重义轻利向义利和谐发展的社会趋势.义利和谐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文化基础,对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统治拉美乃至世界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卡尔沃主义,并非普遍认为的已经"死亡".近来在拉丁美洲内外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卡尔沃主义没有死亡,而且正在逐渐复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国际投资法的重大转向.通过探寻这一系列事件,分析卡尔沃主义在何种程度上已经复苏,国际投资法理念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在批判分析卡尔沃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两种制度弊病的基础上,探讨国际投资法的前景和出路;认为国际投资法的立法焦点已由过去的"强国"与"弱国"的对立,即"南北矛盾",转变为如今的"国家主权"对"公司主权"的对立,即"公私冲突",缔结一个利益均衡的全球性的投资条约将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