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28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九世纪以后,曾一度称雄蒙古高原的回鹘部分西迁至西域,与那里的原住居民融合并先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朝。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此后的西域随着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逐渐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伴随这一过程,回鹘、契丹、蒙古与原西域居民融合而成了畏兀儿、哈萨克、回回等多个新的民族,西域居民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共生、动态交融之景。历史证明,今日新疆的任何一个族裔性群体都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或远或近、自他乡而来并与当地原住居民交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之物。  相似文献   
102.
在大众传播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正遭遇新的语境、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价值的消解、大众传播效应对主导意识形态导向的弱化、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影响的削弱、大众传媒公信力对主导意识形态权威的牵制、"数字鸿沟"对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掣肘。只有实现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传媒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才是解决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3.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衰退甚至瓦解的风险,需要不断加以稳固升级,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价值网络内部结构变化是EISN升级的根源,而EISN价值网络是由产品链、生态链、服务链和技术链复合而成的复杂系统。为此,构建PEST理论模型刻画EISN的复杂结构和升级机制,并对"四链"的升级途径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链"协同高级化是实现EISN良性运作和演化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人之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一直随着近现代民主、法治的进程高歌猛进,与此相随的是刑事程序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革.人权发展与刑事程序正当化历程存在着牢固的共生关系.强化人权保障必须推进刑事程序变革,确保刑事程序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智慧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宝贵成果,其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也在生态文明层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系统论证和科学回答,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西式现代化道路,在现实的实践领域实现了二者的逻辑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科学思想指导下开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同时,更是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提出了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6.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深远的文化渊源、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双方互为旅游客源市场以及旅游交通条件得到不断地改善是广西-东盟旅游合作的共生条件。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是最佳的旅游合作模式,而广西-东盟要实现这一最佳的合作模式,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发挥政府职能,建立长效的互信、互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网络;整合旅游品牌与形象,共同开拓市场;发挥旅游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企业间的跨国合作。  相似文献   
10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综合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期性、稳定性的成立条件。选取生态共生系统视角,创新性地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问题进行研究。以食物链理论为基础,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本质和联盟运行战略性和稳定性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基本思路,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释。探析联盟"食物链"模式与共生体系模式,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技术)共生网络,提出了未来联盟运行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8.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1世纪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将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那么 ,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之社会功能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及从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计 ,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上应该如何作出反应 ,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冲突 ,这将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9.
论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析了人生存的空间向度“天人”、“天地”、“物我”、“人我”、“群己”、“身心”、“性情”等关系 ,探讨了人生存的时间向度“悠久”的问题以及人生存之时空向度的交叉 ,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存论的深度智慧体现于终极性的天与人的贯通 ,人与自然生态及万物的共生 ,人与社群之和谐及其与个体性之彰显 ,人之性情的陶冶升华与生活品位、境界之提升 ,人的世代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悠久无疆等方面。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论智慧对克服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可提供启发 ,应对此作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