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6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738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方辉振 《金陵瞭望》2011,(24):24-24
今年6月15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调研时指出,大学和地方是有机衔接、共生共荣的。金陵科技学院立足于南京,创新性地推出“南京战略”.对接南京发展,无疑成为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共荣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剧烈变迁,乡村文化逐渐衰败,乡村社会严重失序。当前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而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源自当地文化的知识,与乡村“天然共同体”是一致的。传统社会,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文化交互建构,而近代以来,二者又具双向消解关系。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性知识是发展乡村产业、培养乡村人才、保护乡村生态、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和保障,它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育民、富民、乐民等方面的价值关联。以地方性知识“内生性重构”乡村文化,能够促进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进而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3.
人类的自我定位就是寻找自身在自然界中的最佳位置———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人类的现状逼迫人类反思这个问题。树立宇宙大系统观和全球意识 ,扼制贪欲 ,调整自己的实践行为 ,与自然相依相携 ,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94.
分别分析了IPv6、Pv4的特点,列举出IPv6和IPv4共存网络环境下的监管难点,提出共存网络环境下的网络监管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发送异常告警信息,从而实现对IPv6和IPv4共存网络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95.
闫磊 《创新》2012,6(5):105-110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厘清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基于此,以融入—共生—竞争的三维分析框架来审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认清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6.
由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现象引起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思考,提出政府与公民关系有3种策略选择,其中维持现状策略和消极处理策略会使政府与公民关系陷入“囚徒困境”,而合作策略则有助于消除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促使双方的共生关系向“和谐共生”方向发展,从而得出合作是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最优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架构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历史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治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全球观等方面,其中蕴含了守正创新的哲学思维和理论品质,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探索实践之正,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新、创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8.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上的一支特殊族群,明清时期湖南江永的四大民瑶承担着扼守湘桂边界的军事重任,与周边的汉族土人、广西境内的"远瑶"等族群形成持续的互动,在族群互动中不断吸纳和采借周边族群的文化元素并生成了自身的民瑶文化,各族群在互动中形成文化上的共生.  相似文献   
99.
美国文学中的共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中的共生现象是指较后问世的作品对早先存在的作品的重述或重新解释.对经典作品的再创造在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初期,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就使用了这种方法.20世纪上半叶,西方包括美国在内的现代主义作家偏爱使用神话方式,也就是重述早先具有神话意义的故事.美国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对于经典作品的再创造范围更加广泛.这一阶段重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女性的角度或是给名作增加进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0.
商标广告的兴起,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以爱国为内容的商标广告又是当时的重要特色。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不管是厂矿还是企业,大多以“爱国”、“国货”为题材来做商标广告。这样的主题选择是所处时代特点所使然,用爱国主义来衬托商标广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爱国商标广告的广泛传播又为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提供了载体与平台。商标广告与爱国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重点以天津《大公报》上所刊商标广告为载体,以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为基础,简略论述近代商标广告与爱国思想的共生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