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荀子认为"爱"是人与动物等"有血气、有知之属"所共有的本能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爱"通过"礼"得以展现。"爱"之观念中包含爱己、爱家、君臣民互爱以及兼爱内涵,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22.
墨子战争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墨子.非攻》中。笔者从墨子"尊天事鬼"的哲学观、战国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及墨子本人的阶级立场等三个方面,对墨子"非攻"战争观形成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他的战争观,不仅与当前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相一致,还为"消霸权主义"提供崭新视角,更有力地批判了和平主义思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陈江 《南方论刊》2013,(9):93-95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活跃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仁爱"思想是一种自然思维,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宗法制特点,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墨家思想核心是兼爱,是一种理想主义。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不分亲疏地彼此相爱相利,但两者并非决然对立,有其共异性。由于学生难于辨别,本文就此两点来谈谈其异同,以便使学生吸取其精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4.
战国初期,墨家从社会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为核心的和谐社会蓝图。围绕“兼爱”这一精神内核,墨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来阐述其和谐思想。重新发掘墨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兼爱"是墨家学说的基础,墨家借"兼爱"反对儒家的"差等之爱",获得了很大的支持力量,成为与儒家并列的一大"显学",也因为"兼爱"在战国末迅速消亡。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墨家学说缺少必要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则在于"兼爱"说自身的逻辑困境,它不能很好处理好"兼爱"、"贵义"、"自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简单、线性的公义替代一切。"兼爱"在乱世可以获得发展的空间,但在集权制中央统治下,缺乏必要的伦理层次和等级,缺少对作为人最基本情感的自然呈现的关怀,必然走向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6.
兼爱”概念历来颇多争议。这大抵是由于对该概念的内涵理解不一所致。准确理解其内涵是解决争议的关键。“兼爱”概念的内涵,即“人人相爱”。“兼爱”与“博爱”并不等同,前者包含后者于其中;在“被爱者”的范围上,“兼爱”还优越于儒家“仁爱”。  相似文献   
27.
学术界对墨子人格精神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人格特征的分析,没有深入地探寻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缺乏理论根据。从人格精神的角度分析墨子思想,挖掘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根据,以此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是:贵义是墨子人格精神的核心;天志是墨子人格精神的终极依据;兼爱是墨子人格精神的道德总纲领;重利是墨子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墨子人格精神正是通过内在的贵义尊天的精神与外在兼相爱、交相利的品质彰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28.
29.
论墨子的“兼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西周以来旧宗法道德的否定。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孔子的“仁学”和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  相似文献   
30.
墨翟是春秋战国时代对和平主义探讨自成系统的思想家。本文试图从理性基础、人性论基础和宗教神学的保障这三个维度 ,发掘墨子的和平观的哲学基础。同时展现墨子和平观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