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273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912篇
理论方法论   185篇
综合类   1894篇
社会学   219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易大传》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朴素辩证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取得了独特的成就。主要是:发展了阴阳概念,使之上升为表述事物对立同一关系普遍原理的哲学范畴;研究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着重揭示了对立双方的交感、和谐是生命流程之创造、发展的根据;赋予辩证发展观以价值意义,并提炼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健行”精神,从而对于人生意义具有重大影响。这就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方法的理论基础,使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徽州社会科学》2006,(9):15-15
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婺源松岩里(今紫阳镇)人。朱熹之父,儒林学者称为“韦斋先生”。他幼有俊才,曾游程门弟子罗从彦门,问河洛之学,其理学思想对朱熹一生有深刻的影响。政和八年(1118年),以上舍登第,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尉,由此举家徙闽成为婺源茶院朱氏入闽始祖。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4.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专业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 遇,重新定位英语专业显得尤为必要。英语专业的概念不再是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而应具 有技能 专业,复合 开放的特征。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加 强课程建设,调整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相关专业素质, 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专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6.
在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政治思考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搞经济建设,他想通过社会主义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实现中国的初级工业化;第二个方面是在外交上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一系列外交事务的把握。“中国形象”得以树立;第三个方面是如何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地位。总体上虽不能说他的探索是成功的,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道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27.
《高僧传》对当时及其后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历来的文学研究,都没有将其直接纳入研究的视野《高僧传》不仅好多真实的情节富于文学色彩,而且颇多真实的虚构,尽管“非有意为小说”却颇有小说丰神。后人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往往分为志人和志怪两大类别。一般而言,两者之间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是符合当时小说实际的,但一篇之中,将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是比较少的。《高僧传》融两者于一体,在志人的过程中将志怪不自觉地融合其中,在小说史上,具有从实录走向虚构的过渡阶段的特殊意义。因此,《高僧传》不仅是后世高僧传记的楷模,而且也为唐传奇的创作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28.
介绍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再利用展望,指出提高水价刻不容缓和规划应先行从 长计议。  相似文献   
29.
朱彝尊“醇雅说”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浙西派创始人朱彝尊以其独特的"醇雅说"而在清代众多文学流派中独树一帜,其崇雅正、斥淫哇、抑豪放、偏清空的创作理念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合朱氏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的大量的诗词作品,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朱氏作品的旨趣与风格,以期最终描绘出"醇雅说"的内涵及其在指导诗词创作中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探索文学可谓成绩斐然。在对其崛起的理论机缘和繁荣局面进行全面回顾的同时,从其对题材领域的拓展、生活本质的开掘以及对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了其维持文学创作生态平衡的价值,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繁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