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7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6552篇
劳动科学   543篇
民族学   487篇
人才学   740篇
人口学   210篇
丛书文集   4942篇
理论方法论   890篇
综合类   12036篇
社会学   1766篇
统计学   2848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854篇
  2014年   2099篇
  2013年   1643篇
  2012年   1995篇
  2011年   2108篇
  2010年   1899篇
  2009年   2287篇
  2008年   2470篇
  2007年   1692篇
  2006年   1506篇
  2005年   1517篇
  2004年   1294篇
  2003年   1247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1255篇
  2000年   990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以十年为周期,由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三大普查组成,全面解读我国人口发展、经济运行和“三农”情况,摸清家底,为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普查面广、内容多、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每逢普查,国务院都要组建全国性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市、县、乡镇层层组建相应的专门机构,承担具体的普查任务。  相似文献   
92.
虚拟生产是虚拟企业的一种重要模式.如何从众多的厂商中找到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虚拟生产的成败.本文建立了虚拟生产战略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变权法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合理算子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3.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尤其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原因的认识更是争论不休.本文认为,农业重要性的原因与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因不同,农业重要性既源于农业内在原因.也源于农业与其他产业相关的原因,而农业"基础"地位的唯一原因仅源于农业的内在特点农业独占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94.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水利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保险"事业.民国年间,广西地方当局认识到对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把水利作为抵御水旱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从社会保险的角度来看待水利事业,用水利来安定社会.本文以民国时期广西水利事业为视角,从水利的修建、水利理念及水利兴盛的原因三个方面,对水利这一特殊"保险"事业进行历史解读.  相似文献   
95.
翟春艳 《职业》2008,(11):116
安全、健康的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焊接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材料加工技术.在材料的焊接过程中,影响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发达国家早已针对焊接的危害,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法规和标准,并有专门的机构从事管理和监督工作.近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职业学校的焊接生产实习中,这一问题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6.
农业是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其农产品出口在本国农业贸易乃至世界农业贸易中举足轻重 ,本文从新农业法案和新农业财政预算两个方面讨论了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以后的农业政策及其对美国农业出口的促进作用 ,评议了美国农业政策双面性及其成因 ,提出了我国可借鉴之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7.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的生产"概念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必然结论.人的生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和生活方式,是整个人类的社会全面生产.这种社会全面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人的各种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统一、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正确认识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生产"概念形成的思想轨迹及其深层次内涵,有助于澄清一些概念上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9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部地区凭借其资源和区域优势,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更为中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北是中部农业大省,占据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应抓住机遇扩大开放,高效利用外来生产要素,积极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对外交流,推动农业走出去,开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0.
许筠  冯开文 《职业时空》2008,4(9):141-141
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