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1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072篇
劳动科学   149篇
民族学   268篇
人才学   320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3074篇
理论方法论   481篇
综合类   7864篇
社会学   575篇
统计学   150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1059篇
  2013年   794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1052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933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893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宏 《决策》2003,(1):51-51
  相似文献   
102.
成都与斯图加特两个城市在环保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由于治理思路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不大一样.期图加特采取了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措施和手段,宁愿失去效益,也不牺牲生态目标,有效地制止了工业污染.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都无法实行同样的措施和手段,治标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层次低;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附加值低、生产率低、工业总量小,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自然环境和区位影响,资金供给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思想观念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西部资源和自身优势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构建合理的西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立足于资金流动理论 ,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 ,分析农业系统内部的资金的流动过程 ,考虑政府、农民和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在农业资金流动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出在三种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资金流动规律。并以此为突破口 ,分析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或思路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运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5.
106.
农民收入水平如何,全社会都十分关心。收入指标不仅反映了农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本文从四川农民收入现实入手,同其它省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发现“软肋”。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提出我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邹平 《四川省情》2003,(10):32-3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繁荣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用了“壮太县域经济”的提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富裕广大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8.
在家庭承包制和农户经济的基础上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农业规模效益 :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农户和共同体内部规模经济 ;通过行业联系带来行业规模经济 ;通过区域集聚带来区域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推动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具备原料生产和供应的优势 ;培育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具备完善的企业化组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结构与功能整合原理,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并从人口、资源、环境及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健全法制监督机制、加快绿色科技进步、推广生态农业等在发展中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略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性的障碍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缓慢。要推进这一进程,权力中心要为制度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并在制度成熟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推行;要发挥农户这个传统的组织资源,推进制度创新,实现由传统家庭经营向现代家庭经营转换;地方政府要在农产品的营销上、市场体系培育上、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上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