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而我国是在农业就业比重为46.9%、城市化率为41.76%时开始工业反哺农业的,反映出就业结构转换和城市化的滞后.因此,还应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基于2010~2012年展开的五次全国性农民访谈的材料,并参照相关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取消农业税对中央和基层而言具有完全不同的政治效应。该政策一方面强化了农民对中央政府的高信任,另一方面也通过间接机制,维持甚至恶化了农民对基层政权的低信任。取消农业税这一标志性的涉农政策表明,中央致力于改善农民处境和提升其福利的重大举措,只是促进了差序政府信任的再生产,却基本无助于基层政权治理效能的提升。其他涉农政策也存在相近的状况和逻辑。从未来国家有效治理的高度来看,中央应该通过制度创新,重塑基层政权的治理主体性,并让普通民众参与治理过程,拉近基层政权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基层政权的民众支持度,改进基层社会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53.
"过密化"假设也可以看作小农学派的代表之一."过密化"假设强调人口压力,关注劳动生产率.当"过密化"假设和小农贫困化紧密连在一起时,造成该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并不在人口压力或劳动生产率,而是在农业税和地租,或者说,在于政府行为,而与小农理性的产业化行为并没有直接关系.当"过密化"假设和小农贫困化紧密连在一起时,该问题的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出现的主要失误,则在于想避开与马克思学说有联系.  相似文献   
54.
中国官方习惯用价值判断的直线式描述法,把农村改革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阶段”或“三步走”,尚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复杂、曲折、且多变的真实过程。本文带着“问题意识”和“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式多维视角,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高发期;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快速推进的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55.
正近几年,国家和重庆市在"三农"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电网改造,切实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提高  相似文献   
56.
张恒利 《经营管理者》2009,(21):218-218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从1998年开始酝酿,2000年在安徽省试点,到2003年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这次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幅度一般都在30%以上。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原定五年取消的农业税将于2006年提前取消,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将进入一个零赋税的时代。完全取消农业税,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其积极效果不容置疑。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农村公共品供给难以维系。取消农业税后,原本困难的县乡财政更加捉襟见肘。面对困难,大家都在寻找出路。但是,找到一个好  相似文献   
57.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教育、养老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农村债务,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负担.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的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8.
诚心 《老人世界》2008,(1):11-11
妈妈今年整整60岁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有着政策规定30年不变的二亩多地,在国家免征农业税后,还享受了每年50多元的财政补贴,真让人羡慕啊。  相似文献   
59.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农业税取消后,由于中国县乡政府公共财力下降及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减弱,致使传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单中心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相当突出。因此,需要改革政府"自上而下"供给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中心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引入、社会协同、农民合作"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60.
免征农业税后的乡村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建国 《决策》2005,(6):32-33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宣布免征农业税。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抓住取消农业税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及时调整农村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政革一逐步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政镱措施等.需要认真研究.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