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93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71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土地资源短缺是目前许多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土地用途管制,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52.
刘钢 《理论界》2009,(10):41-4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开过快一年了,关于"土地新政"的讨论仍在进行.全会的决定体现了最高层对目前农村问题的重视,并强调要继续推进改革.从决定的文本来看,亦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如土地承包"长久不变"、要缩小国家征地的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等等,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出发.对我国土地流转问题阐述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53.
54.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进行的战略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地制度变迁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紧密相关,粮食核心区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土地大范围、跨行业流转,充分盘活土地要素资源。本文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关系,并在对核心区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55.
俄罗斯农地私有化改革确立了农地私有产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就农地能否买卖一直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原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职工所获得的只是写于"纸"上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的不可交易性使俄罗斯农地资源在改革初期并未得到合理的配置.2002年颁布的<饿罗斯农地流转法>为农地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农地流转数量在<俄罗斯农地流转法>颁布后不断增加.而后,俄罗斯又制定了与农地流转相关的地籍管理的法规,使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降低.上述法规的制定促进了俄罗斯农地流转,为俄罗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6.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说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农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纲领性文件。针对现有农地制度存在产权残缺、产权的模糊性和非排他性、产权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转让性等问题,应创新农地制度的基本思路:形成农地产权结构合理,主体界定清楚,边界清晰,交易成本、监督成本、社会摩擦成本和社会稳定成本最低,农地配置效益最高的农地制度。通过农地产权多元化,使用权流动化、价值化、证券化,承包权物权化或财产化,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化来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57.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一项我国的重要经济制度,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的活跃流转,更多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农村土地经营权问题是目前我国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便对如何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8.
张文凌 《科学咨询》2010,(12):74-74
“开工人淘汰的机器,种农民撂荒的土地,录高中落榜的学生。”日前,民盟云南省委在调研云南农村中职教育时指出,相比于城市中职学校,不少农村中职学校一直在艰难中行进,诸多的怨言折射出农村中职教育所处的不利境地。  相似文献   
59.
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土地征收增值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农地发生了巨大的价值增值.但由于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不仅使得土地征收增值分配混乱,也使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害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设立农地发展权,完善土地征收增值分配制度,农地的发展权由国家和失地农民分享已势在必行.通过赋予农民分享土地的发展权,既可以使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得到有效保障,也可以使国家利用农地发展权获得的价值来协调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60.
过去学术界一直批评我国农地制度效率低的原因是产权界定不清晰,但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归属问题在立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清晰化走势,只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性随意使用农地征用权。通过中央立法机关与地方政府在农地征用监督和执法问题上的博弈模型证明,(不认真监督、不严格执法)乃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且满足帕累托最优。农民应该以股份化的形式把原来作为不动产的农地转换为可动产的个人股权,在股份公司和入股农民之间设计出一种分成契约安排以实现农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产出最大化并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